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夜客散偕南昌令杨介孺登楼风急望江》
《秋夜客散偕南昌令杨介孺登楼风急望江》全文
明 / 苏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秋到豫章城,登楼入夜清。

未能分树色空自有江声。

客散尊仍绿,山横月半明。

风波满目行者莫须行。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登楼(dēng lóu)的意思:指登上高楼或高山,从高处俯瞰,观察远景。

风波(fēng bō)的意思:指风和波浪,比喻社会上的动荡和纷争。

空自(kōng zì)的意思:空自指的是没有依靠他人或外力,自觉自愿地空下来,不进行任何活动。

满目(mǎn mù)的意思:充满眼前,到处都是。形容景象壮观、美丽或繁荣。

莫须(mò xū)的意思:指某件事情或某个人毫无根据、毫无依据,没有任何事实依据或证据,却被指责或处罚。

入夜(rù yè)的意思:指太阳下山,天黑的时候。

树色(shù sè)的意思:指树木的颜色或树木的形象。

行者(xíng zhě)的意思:行者指的是行走在路上的人,也可以指行走在人生道路上的人。

豫章(yù zhāng)的意思:指心情舒畅、愉快。

月半(yuè bàn)的意思:指时间已过半,接近月底。

者莫(zhě mò)的意思:没有人能够做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登楼所见之景,充满了深沉与宁静的氛围。首句“秋到豫章城”,点明地点与季节,豫章城即今江西南昌,秋季的来临为整幅画面铺垫了基调。接着,“登楼入夜清”一句,不仅写出了夜晚登楼的情境,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清静与超脱。

“未能分树色,空自有江声。”这两句是全诗的核心,通过对比树色与江声,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受。树色难以分辨,或许是因为夜色的朦胧,或许是因为心境的宁静,使得诗人更专注于江水的声音,这声音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仿佛是大自然最纯粹的乐章。

“客散尊仍绿,山横月半明。”这两句描绘了宴会后的场景,酒樽虽空,但诗人的心境并未因此而消沉,反而在月光与山影中找到了新的寄托。山横月半明,既展现了月夜山色之美,也寓意着诗人内心世界的广阔与深远。

最后,“风波看满目,行者莫须行。”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面对世事变幻、人生无常的感慨。风波满目,象征着人生的起伏不定,而“行者莫须行”则是一种超然的态度,意在提醒人们,在面对生活的波折时,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定,不必过于执着于行动,而是要懂得适时地停下脚步,欣赏沿途的风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秋夜登楼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作者介绍

苏升
朝代:明

苏升,字孺子,号紫舆。顺德人。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一六一六)进士,官新建知县。有《读易堂稿》。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四五有传,事又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六九、卷七五。
猜你喜欢

为高漫士题支离傲世图

南苑芳菲雨露新,空山寂寞独离尘。

也知樗散非时用,却倚云林冷笑春。

(0)

听?

十年闻笛恨,此夕更沾襟。

别泪三声下,孤愁一夜深。

(0)

挽镏牧

龙阳孙子参军裔,簪绂承家世已长。

千里河流通地脉,一天奎壁焕星潢。

衣冠况复明三礼,文采唯应备九章。

华馆朋来秋寂历,枫江云断夜凄凉。

贾生年少人皆惜,李贺才多世共伤。

新垄渐随蒿里没,旧书犹带泮林香。

云迷花屿空飞梦,月暗满江更断肠。

惆怅筹峰峰下路,一回行到一沾裳。

(0)

挽鳌峰十二明

伤心叹逝恨千重,云想秋衣月想容。

青草泉门今独闭,绿樽池馆几时逢。

棋山访寺馀残雪,花屿寻春有旧踪。

何处临风堪洒泪,沙头南望见鳌峰。

(0)

闽江别意赠丘孟政服阕之天官

锦袍纱帽去飘飘,风木声中思转遥。

春树暮云愁对酒,绿波芳草暂停挠。

白门月曙闻孤笛,杨子江寒见落潮。

此度宦游须补报,未应空荷圣明朝。

(0)

赠倭僧

参方离日本,乞食向中州。

沧海无行迹,浮天但法舟。

扶桑孤岛曙,贝叶旧房秋。

借问西来意,无言坐石头。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