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辞座主侍郎》
《辞座主侍郎》全文
唐 / 杜荀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一饭怀感,况攀高桂枝

此恩无报处,故国远归时。

祗恐兵戈隔,再趋门馆迟。

茅堂拜亲后,特地泪双垂。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uòzhǔshìláng
táng / xún

fànshàng怀huáigǎnkuàngpāngāoguìzhī
ēnbàochùguóyuǎnguīshí

zhīkǒngbīngzàiménguǎnchí
máotángbàiqīnhòulèishuāngchuí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拜亲(bài qīn)的意思:指拜访亲戚或探望亲人。

兵戈(bīng gē)的意思:指战争和军事行动。

故国(gù guó)的意思:指自己出生或长大的地方,故乡。

桂枝(guì zhī)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或人,比喻优秀的人或事物。

怀感(huái gǎn)的意思:怀念过去的情感。

茅堂(máo táng)的意思:茅堂指的是简陋的茅草房,用来比喻贫苦人家的住所。

门馆(mén guǎn)的意思:指门门户户,泛指各种建筑物。也用来形容机构、组织等。

攀高(pān gāo)的意思:攀高指努力追求更高更好的目标或地位。

特地(tè dì)的意思:特意、特别地

一饭(yī fàn)的意思:指一顿饭,表示简单的食物或者一餐饭的能力。

注释
一饭:一顿饭。
尚:还。
怀感:心怀感激。
况:何况。
攀:攀折。
高桂枝:高高的桂枝(比喻高位或才华出众的人)。
此恩:这份恩情。
无报处:无从回报。
故国:故乡。
远归时:远离故乡的时候。
祗恐:只怕。
兵戈:战争。
隔:阻隔。
再趋:再次拜访。
门馆:尊府(对他人住所的敬称)。
迟:迟缓。
茅堂:草堂(简朴的房屋)。
拜亲:拜见亲人。
后:之后。
特地:特别。
泪双垂:泪水涟涟。
翻译
一顿饭尚且心怀感激,更何况攀折高高的桂枝。
这份恩情无从回报,在远离故乡的时候。
只担心战乱阻隔,再次拜访尊府会变得迟缓。
在草堂拜见亲人之后,我特别感到悲伤,泪水涟涟。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荀鹤的《辞座主侍郎》,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情思念。诗中的“一饭尚怀感,况攀高桂枝”表明了一饭之恩尚且难忘,更何况攀援高贵的桂枝(古代桂树常用来比喻尊贵),这里桂枝象征着对亲人或故乡的渴望。接着“此恩无报处,故国远归时”则是说这种恩情无法回报,只能在遥远的归途中怀念。

诗人的心境随后转向担忧,“祗恐兵戈隔,再趋门馆迟”表达了对战乱可能阻隔自己与家人团聚的恐惧,以及因为再次出征而导致的家庭团聚之延误。而“茅堂拜亲后,特地泪双垂”则是诗人在拜别亲人之后,不禁流下了眼泪,因为即将面临长时间的分别。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家国的思念和对亲人的牵挂,展现了古代士人对于家庭与国家的情感纠葛。

作者介绍
杜荀鹤

杜荀鹤
朝代:唐   字:彦之   号:九华山人   籍贯: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   生辰:846~904

杜荀鹤(约846—约906),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省石台县)人。他出身寒微,中年始中进士,仍未授官,乃返乡闲居。曾以诗颂朱温,后朱温取唐建梁,任以翰林学士,知制诰,故入《梁书》(按应作《五代史记》;《梁书》主要记述了南朝萧齐末年的政治和萧梁皇朝(502—557年)五十余年的史事。)。
猜你喜欢

江中晓行

江店鸡鸣促去桡,月斜滩口又平潮。

楚天不尽吴天远,烟树和愁望转遥。

(0)

送张知县

作宰麻阳去,民风杂五溪。

世传盘瓠后,地接夜郎西。

臈酿多藤酒,春禽半竹鸡。

到官应有便,莫惜寄缄题。

(0)

感兴二首·其一

丰城蚀利剑,蓝田没良玉。

出处谅有时,光芒岂终伏。

一拂即世用,三献徒自辱。

安知莘渭间,养晦恒自足。

龙兴云亦从,梦筮若秉烛。

经济成大业,谁复继遐躅。

(0)

溪桥晓市

石梁双跨溪,虹影倒涵水。

斜月未堕烟,烟中市声起。

(0)

牡丹百咏·其九

深深着色浅浮神,恍惚麻姑旧日真。

似尔衒娇宁有敌,如侬钟爱恐无人。

条风吹破当三月,谷雨过来又一尘。

如此名花如此景,可容孤负玉缸春。

(0)

追和杨眉庵次韵李义山无题诗五首·其一

兰桨双欹倚桂舟,隔花临水思夷犹。

香囊玉佩劳相赠,绣幄银屏惜共留。

愁绕凤台秦树暝,梦回巫峡楚云秋。

多才苦被春情恼,镜里潘郎雪满头。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