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农歌》
《农歌》全文
宋 / 宋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农歌度曲新乐蚩蚩

乃父田事,吾王采谚辞。

折杨时动笑,鼓腹自成嬉。

日暮牛童笛,连声下远陂。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蚩蚩(chī chī)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无精打采、懒散无为。

度曲(dù qǔ)的意思:指善于处理曲折复杂的事情,能够圆满解决问题或达成目标。

非度(fēi dù)的意思:非度指不合适、不得体,形容言行举止不符合常理或道德准则。

鼓腹(gǔ fù)的意思:指人的腹部鼓胀,形容吃饱了。

连声(lián shēng)的意思:连续的声音

乃父(nǎi fù)的意思:指父亲或祖先。

牛童(niú tóng)的意思:指能力超群、出众的年轻人。

农歌(nóng gē)的意思:指农民在劳作之余欢快地唱歌,表达对劳动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日暮(rì mù)的意思: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也比喻事情接近尾声或即将结束。

田事(tián shì)的意思:指农田的事务,也指农村的事情,引申为家务事、杂务。

新乐(xīn lè)的意思:新乐指的是新的欢乐或新的乐趣。

折杨(shé yáng)的意思:指砍伐杨树,比喻毁灭、摧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牧歌的生动画面,展现了农业社会中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诗人通过对农事生活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赞美。

"农歌非度曲,新乐信蚩蚩"一句,通过“农歌”的提及,直接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音乐和欢快氛围的场景中。这里的“非度曲”可能指的是不拘泥于固定的旋律,而是随性自然的即兴之作;“新乐”则暗示了农民在收获季节的喜悦心情,通过音乐来表达他们的情感。

"乃父知田事,吾王采谚辞"一句,表现了诗人对父亲 generation 在农业知识上的尊重和信任。这里的“乃父”指的是家中的长辈,而“田事”则是农耕之事,体现出家庭成员间互相帮助、共同劳作的情感联系。“吾王采谚辞”可能暗示着对统治者的智慧和公正的赞扬,通过收集民谚来了解民情。

"折杨时动笑,鼓腹自成嬉"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农闲时光中的欢乐场景。这里的“折杨”可能是指采摘杨柳枝条,用于编织或其他用途,而这项活动本身就充满了节日的气息。“鼓腹自成嬉”则形象地表现了人们在劳作后的放松与欢笑。

"日暮牛童笛,连声下远陂"一句,描绘了一幅黄昏时分的田园风光。这里的“日暮”设定了时间背景,而“牛童笛”则是农村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乐器,象征着纯朴与宁静。“连声下远陂”则通过连续不断的声音传递出一种悠长而深远的情感。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农业生产的景象,也表达了一种对自然、家庭和社会和谐关系的赞美。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了一个充满音乐与欢乐的田园世界。

作者介绍
宋祁

宋祁
朝代:宋   字:子京   籍贯: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   生辰:998~1061

宋祁(公元998年—公元1061年),字子京,小字选郎。祖籍安州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高祖父宋绅徙居开封府雍丘县,遂为雍丘(今河南商丘民权县)人。北宋官员,著名文学家、史学家、词人。司空宋庠之弟,宋祁与兄长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范镇为其撰神道碑。天圣二年进士,宋祁初任复州军事推官,经皇帝召试,授直史馆。
猜你喜欢

送赵虚一降香至南海庐山会稽

天香分下殿西头,处士今乘使者驺。

曾是骑麟骖北斗,真成跨鹤过扬州。

山中五老应相识,海上三神亦易求。

勾越东南仙柱观,神光依旧贯林丘。

(0)

送曹学士草诏毕还大都

日毂始巡幸,风伯前汛扫。

宸衷自警畏,廷论各至到。

黼饰资旧臣,优渥发新号。

四方听纶綍,千载仰训诰。

言归玉堂署,送别龙庭道。

恋阙信马行,及门闻鹊噪。

(0)

和许中立

始识未逾壮,重逢四十馀。

狂随春酒尽,病与好诗疏。

有赋堪惩咎,无成托遂初。

阿同频共语,时得问何如?

(0)

巧夕偶书

几叶梧桐暮雨收,綵棚尊俎候牵牛。

青鸾西去瑶池冷,乌鹊南飞碧水流。

屋角月明三尺竹,河边云湿数星秋。

天风扫退尘间梦,一曲金徽独倚楼。

(0)

送宋武臣之桐城

欲霜江气已飕飕,鸿雁南飞木叶愁。

好为故人连夜饮,平明笳鼓出扬州。

(0)

次萨使君六合诗韵二首·其一

瞿塘雪解水初回,浪触金山怒转雷。

惟有诗人天亦爱,迎船怪雨为君开。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