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帘网动,对尔惜芳菲。
蜀雨何人在,吴宫祇燕归。
烛消春粉尽,泪湿野香微。
这首诗描绘了在雨中观赏海棠的情景,充满了凄美与哀愁的氛围。首句“风吹帘网动”以动态的风起帘动,营造出一种轻柔而又略带寒意的环境,预示着即将展开的景象。接着“对尔惜芳菲”,诗人直接表达了对海棠花的怜爱之情,将自己与花儿置于一个对话的场景中,情感细腻而真挚。
“蜀雨何人在,吴宫祇燕归。”这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蜀地的雨和吴宫的燕子,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时空与情感,暗示了海棠花虽美,却难以留住时光与过往的美好。这种对比不仅增加了诗歌的层次感,也深化了主题。
“烛消春粉尽,泪湿野香微。”烛光的熄灭象征着夜晚的降临,春日的香气逐渐消散,而泪水的湿润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哀伤与不舍。这一联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巧妙地映射出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消逝。
最后,“抱蘤残青子,鸟衔随处飞。”描述了海棠花凋零的景象,残存的果实被鸟儿衔走,四处飘散。这一幕既是对自然规律的体现,也是对生命短暂与无常的感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的欣赏,也有对时光易逝、生命脆弱的深深忧虑。
野寺日欲落,晚林烟自生。
霞文明远水,鸦点背孤城。
酒尽无閒酌,茶粗得老烹。
归来喜不寐,濩落称余情。
散怀谁与俦,风月兹吾赏。
好景会人心,宿约每不爽。
蓐收溅明河,玉露洗穹壤。
肃肃夜气寂,皎皎素沆漭。
飞出未半弓,已照天地广。
兹夕岂易得,久矣俟清赏。
云师谁尔忤,屏翳蔽虚敞。
万事不可必,变化如反掌。
太清一滓秽,幽娥动悬想。
谁为披层霄,快哉心技疗。
闻君洗瓦盏,倒榼有余盎。
何当数列炬,酣歌散清响。
有月固来游,无月须一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