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又赠李侍御》
《又赠李侍御》全文
唐 / 王昌龄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渺然客子魂,倏铄川上晖。

还云惨知暮,九月仍未归。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九月(jiǔ yuè)的意思:九月是农历的第九个月,意味着秋季的开始。在成语中,九月常常表示事物的成熟、收获和转折。

客子(kè zǐ)的意思:指客人或外地人的孩子。

渺然(miǎo rán)的意思:形容景物或事物微小、稀少,无法触及或感知。

翻译
游子的灵魂遥不可及,如河面上快速消逝的夕阳余晖。
归来的云预示着凄凉的黄昏,已是九月却仍未能回家。
注释
渺然:形容非常遥远或微小,几乎看不见。
客子魂:游子的灵魂,指远离家乡的人的精神或情感。
倏铄:迅速消逝的样子。
川上晖:河面上的阳光,这里特指夕阳的余晖。
还云:归来的云,暗示时间的流逝,天色将晚。
惨知暮:通过阴沉的天气感知到傍晚的来临,也含有心情沉重之意。
九月:具体的月份,这里强调时间已晚,离家已久。
仍未归:还没有回家,表达了对归期的期待和现实的无奈。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从“渺然客子魂”可见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怀念,用“渺然”来形容心灵的空旷与遥远,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哀愁。而“倏铄川上晖”则描绘了秋日里阳光照耀在河流之上的景象,“倏铄”一词生动地传达出金色的阳光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闪烁,给人以温暖而又带有几分孤寂的情怀。

“还云惨知暮”一句中,“还云”指的是连续不断的云彩,而“惨知暮”则传达了诗人对于日暮时分的哀愁和凄凉,似乎时间在流逝,夜幕即将降临,但朋友却迟迟未归。最后,“九月仍未归”则表明到了秋季,即使已经进入深秋,朋友依旧没有回来的消息,这种久待无果的等待更增添了诗人的孤独和忧伤。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与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展现了一种深远而又带有几分悲凉的情感。

作者介绍
王昌龄

王昌龄
朝代:唐   字:少伯   籍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   生辰:698— 756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
猜你喜欢

过青芝村观晚梅

梅花树下春风静,苔荒荠老围春井。

山翁汲泉来点茶,触残花下玲珑影。

(0)

溪上

休文垄上阴云起,雨涨定安桥下水。

渔人莫倚满溪流,见说长蛟剑为齿。

(0)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三六六

一切相空,其后之心。一切心空,其后之相。

幽谷云生,寒潭月上。

应因缘平定二仪,了幻化森罗万像。

恰恰不疑,如指诸掌。

(0)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十六

气貌棱棱,眉目温温。

一脉之分派发昆崙之源,百川之吞潮落珊瑚之根。

风烟清远秋之痕,草木秀拔春之恩。

古壁之梭兮蛰龙之骨,寒潭之璧兮夜月之魂。

(0)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一七九

颠毛衰白,眸子寒青。闲口能吞佛,虚空解讲经。

古鉴出匣,太阿发硎,放得无依用得灵。

(0)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二○三

青山之主兮体本平等,白云之宾兮用能自然。

应有馀兮神不可测,得其简兮妙不可传。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