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潘 丞 孩 子 唐 /皎 然 爱 子 性 情 奇 ,初 生 玉 树 枝 。人 曾 天 上 见 ,名 向 月 中 知 。我 识 婴 儿 意 ,何 须 待 佩 觿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爱子(ài zǐ)的意思:疼爱自己的孩子或子女;形容父母对子女深深的爱意。
初生(chū shēng)的意思:比喻刚出生的小动物或小孩子。
何须(hé xū)的意思:表示不需要或没有必要做某事,也可以用来劝告别人不必要的行动。
佩觿(pèi xī)的意思:佩戴有觿的器物,比喻有才能的人,也指有才能的人所佩戴的器物。
树枝(shù zhī)的意思:形容事物根基深厚,稳固可靠。
天上(tiān shàng)的意思:形容非常美好的境地或事物。
性情(xìng qíng)的意思:指人的性格和情感倾向。
须待(xū dài)的意思:必须等待、必须静候时机
婴儿(yīng ér)的意思:指年幼的儿童或刚出生的婴儿。
玉树(yù shù)的意思:指品质高尚、才华出众的人或事物。
月中(yuè zhōng)的意思:指月亮处于中央位置,也可指月份的中间时期。
中知(zhōng zhī)的意思:指对事物的内在本质和真相有很深的了解和认识。
- 注释
- 爱子:深受喜爱的孩子。
性情奇:性格非常特别。
初生:刚刚出生。
玉树枝:比喻孩子像珍贵的玉树一样纯洁而有潜力。
人曾天上见:传说中这孩子像是天上下凡,众人似曾相识。
名向月中知:名声之大,仿佛月亮上都能得知。
我识:我理解。
婴儿意:幼儿的心思或潜力。
何须:何必。
待:等待。
佩觿:古人成年或开始学习时佩戴的解结工具,比喻长大成人。
- 翻译
- 这孩子性格非凡,如同刚长在玉树上的枝条。
人们仿佛曾在天界见过他,他的名字似乎月亮上就已经知晓。
我理解这幼儿的心意,何必等他长大到需要佩戴解结的锥子呢。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父母对新生儿子的喜悦与期待之情。开篇“爱子性情奇,初生玉树枝”一句,以比喻的手法将孩子比作温馨可人的玉树枝,表达了作者对孩子的深切爱意和美好期望。
接着,“人曾天上见,名向月中知”两句,通过仙境的描写,增添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神秘色彩。这里的“人曾天上见”,可能暗指孩子是天赐之物,而“名向月中知”则隐约表达了对孩子未来命运的美好预兆。
最后,“我识婴儿意,何须待佩觿”一句,则直接而深情地表达了诗人作为父亲,能够理解和感应婴儿之意,不需要等到孩子长大佩带玉石(古代官员所佩戴的玉器,象征着身份地位)的时候,就已经对其充满期待。这不仅展示了父子之间的情感纽带,也体现了诗人对未来的乐观和希望。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悠远,通过对比和超脱现实的描绘,展现了一位父亲对新生儿子的无限爱和美好憧憬。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偶题离亭
万般名利不关身,况待山平海变尘。
五月波涛争下峡,满堂金玉为何人。
谩誇浮世青云贵,未尽离杯白发新。
谁似雨篷篷底客,渚花汀鸟自相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