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别后,又是探梅时。
深院静,帘卷辟寒犀。
阿谁(ā shuí)的意思:阿谁是指某个人,但因为对方的身份不明确或者不方便直接点名,所以用阿谁来代替。
辟寒(pì hán)的意思:
驱除寒气。 唐 黄滔 《书崔少府君》诗:“前峯亦曾宿,知有辟寒方。” 前蜀 韦庄 《<又玄集>序》:“所以擷芳林下,拾翠巖边。沙之汰之,始辨辟寒之宝;载彫载琢,方成瑚璉之珍。” 宋 李清照 《浣溪沙》词:“玉鸭熏炉间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通犀还解辟寒无?”
不定(bù dìng)的意思:不确定的,没有固定的状态或结果。
翠禽(cuì qín)的意思:翡翠色的鸟类,比喻美丽的鸟类。
惊起(jīng qǐ)的意思:突然惊醒或惊动
冷露(lěng lù)的意思:指秋天时节,露水开始变得冷,意味着已经进入秋季。
梦断(mèng duàn)的意思:指美好的梦想破灭或希望落空。
屏山(píng shān)的意思:指山峦起伏,连绵不断的景象。
羌笛(qiāng dí)的意思:形容音乐悠扬动听。
苔衣(tái yī)的意思:指长期不洗不换的衣服,比喻长期不变、不更新。
探梅(tàn méi)的意思:指通过观察梅花的开放情况来判断气候变化,比喻通过细致观察一事物的细微变化来推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玉蟾(yù chán)的意思:指人的两只手,也比喻夫妻之间的相互依恋。
辟寒犀(pì hán xī)的意思:辟寒犀是一个中国成语,意思是象牙雕刻的犀牛能够驱散寒冷,比喻有神奇的力量能驱寒保暖。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冬日的静谧与凄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别后的相思图景。"人别后,又是探梅时",点明了季节与情感的交织,梅花作为冬日的使者,不仅象征着坚韧与高洁,也寄托了诗人对远方之人的思念。
"风送归鸦栖不定,阿谁花底掩双扉",通过风中归鸦的不安与花下门扉的关闭,营造了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忧伤的氛围。"惊起翠禽啼",翠鸟的啼鸣打破了寂静,增添了自然的生命力,同时也暗示了情感的波动。
"深院静,帘卷辟寒犀",深邃的庭院在帘幕的映衬下显得更加幽静,辟寒犀帘的使用,既体现了生活的精致,也寓意着对寒冷的抵御。"羌笛数声吹梦断,屏山一角玉蟾低",羌笛的声音穿透夜空,将梦境轻轻吹散,而屏风一角的月牙形月亮,低垂于夜幕之中,仿佛是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哀愁。
"冷露湿苔衣",最后以冷露沾湿苔衣的形象收尾,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对情感状态的隐喻,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清凉与寂寞。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江南冬日特有的意境与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
晚天阔。秋意江城漏泄。
河桥路,憔悴绿杨,几点归鸦弄残叶。征衫大瘦绝。
弹铗。清游未歇。
凉阴袖,三四暮蝉,似向西风诉离别。平原控金埒。
看野草凄迷,疲马争啮。烟中楼阁云堆叠。
望远水无际,乱峰争暝,苍茫残照赴雉堞。
正搔首时节。凝结。乱愁积。算抑郁襟怀,筝柱能说。
黄昏泪洒青袍热。但玉尘捶碎,唾壶敲缺。
遥情千里,试寄与,雁外月。
梦断罗浮绰约丛。玉龙鳞甲缀帘栊。
自孤花底三更月,却怨楼头一笛风。
寒料峭,晓葱珑。劝君莫放酒杯空。
雪儿清唱山香舞,要把霜毛晕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