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向此中寻乐处,须从无欲立根基。
《送沈希周·其三》全文
-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王渐逵所作,名为《送沈希周(其三)》。诗中描绘了宇宙间纯净和谐的景象与现实世界中纷扰不清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追求内心宁静与道德修养的深刻思考。
首句“太虚灵象正融熙”,描绘了宇宙间的景象如同纯净的光辉,充满了和谐与温暖,暗示着一种理想化的宇宙秩序。然而,接下来的“争奈浮云混浊时”一句,转折突显出现实世界的复杂与混乱,浮云象征着世间的种种烦恼与不公,使得原本纯净的世界变得模糊不清。
后两句“若向此中寻乐处,须从无欲立根基”,则进一步阐述了在这样的现实中寻找快乐与满足的方法。诗人认为,只有通过去除内心的欲望与杂念,才能在混沌的世界中找到真正的快乐与安宁。这里的“无欲”不仅指物质上的欲望,更包含了对名利、权力等世俗追求的超越,强调了精神层面的修为对于个人幸福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宇宙与现实的对比,以及对个人内心世界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精神与物质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它鼓励人们在面对生活的挑战时,保持内心的纯净与平和,通过道德修养和精神追求来达到内心的满足与快乐。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安丰倅李华被旨监军入闽讨贼华身督诸将先破贼巢穴所乡辄胜招捕使之成功监军之力居多守汀州四年民赖以安有应变压难之才仆游汀邵间实知其详为赋二首·其二
英雄疏略书生腐,守调如公天下无。
眼底纷纷付谈笑,胸中事事有规模。
从他要路争驰毂,独坐偏州再剖符。
平寇功成在谁手,乱山深处问樵夫。
绿阴亭自唐时有之到今五百年卢肇二三公题诗之后吟声寂寂久矣亭前古木不存绿阴之名殆成虚设今诗人李贾友山作尉于此实居此亭公事之暇与江山风景应接境因人胜见于吟笔多矣友人石屏戴复古访之相与周旋于亭上题四绝句以记曾来·其四
政是国家多事秋,渝川县尉亦风流。
吟诗不废公家事,坐使孟郊输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