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皇帝阁端午帖子词·其五》
《皇帝阁端午帖子词·其五》全文
宋 / 宋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天关却暑金为狄,帝坐禳氛斗转枢。

不似人间传节物,岁时长作辟兵符。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辟兵(pì bīng)的意思:辟去敌军,使军队不再进攻或者不再侵略。

兵符(bīng fú)的意思:兵符指的是古代将军或统帅所使用的军令牌,也用来比喻掌握军权或决定胜负的权力。

传节(chuán jié)的意思:传递信息,传达意思。

帝坐(dì zuò)的意思:指帝王的坐位,比喻地位崇高、权势稳固。

斗转(dǒu zhuǎn)的意思:指形势、局势或人的命运发生逆转,由败转胜或由顺转败。

节物(jié wù)的意思:指节约使用物品,不浪费。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岁时(suì shí)的意思:指一年的季节和时节。

天关(tiān guān)的意思:天关指的是神话传说中守护天门的关卡,也用来比喻重要关头或关键时刻。

辟兵符(pì bīng fú)的意思:指能够避免战争或保护自己免受战争侵害的符箓或法术。

翻译
天关驱散暑气如金色的狄人
皇帝坐在宝座上举行仪式以消除邪气,转动星象关键
注释
天关:古代星象中的重要标志,象征天门。
暑:炎热的夏季。
金:金色,这里比喻暑气。
狄:古代北方民族,此处形容暑气之强烈。
帝坐:皇帝的宝座。
禳氛:驱除不祥之气。
斗转枢:星辰运转,象征天时变化。
人间:世间。
传节物:传递季节变换的自然现象。
岁时:一年四季。
辟兵符:象征抵御战争的吉祥符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宋庠的作品,属于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绝句。全诗描绘了一幅皇帝在端午节亲临阁楼,观赏传统节庆活动的情景。

“天关却暑金为狄”,这里的“天关”指的是宫禁之内,皇帝所居的地方。“却暑”则表达了夏季炎热气候得以缓解之意。诗人用“金为狄”来形容端午节时使用的香料和药物,这些都是为了避邪驱瘟。

“帝坐禳氛斗转枢”,“帝坐”显然指的是皇帝亲自出席此次活动。“禳氛”则是古代的一种除湿消暑之法,常伴随着香气。诗中通过“斗转枢”的动态描写,展现了端午节时的热闹与繁华。

最后两句,“不似人间传节物,岁时长作辟兵符”,诗人表达了对这份节庆活动独特性的赞美。这份节日气氛不同于其他节日,更显得庄重与神圣。通过“辟兵符”一词,可以想象到皇帝在端午这一特殊时刻,亲自颁布的符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整首诗既展示了宋庠对皇家端午庆典的描绘,也透露出一种对于传统节日文化的尊重与赞美。

作者介绍
宋庠

宋庠
朝代:宋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猜你喜欢

听江笛送陆侍御(同丘员外赋题)

远听江上笛,临觞一送君。
还愁独宿夜,更向郡斋闻。

(0)

送房杭州(孺复)

专城未四十,暂谪岂蹉跎。
风雨吴门夜,恻怆别情多。

(0)

答令狐士曹、独孤兵曹联骑暮归望山见寄

共爱青山住近南,行牵吏役背双骖。
枉书独宿对流水,遥羡归时满夕岚。

(0)

答贡士黎逢(时任京兆功曹)

茂等方上达,诸生安可希。
栖神澹物表,涣汗布令词。
如彼昆山玉,本自有光辉。
鄙人徒区区,称叹亦何为。
弥月旷不接,公门但驱驰。
兰章忽有赠,持用慰所思。
不见心尚密,况当相见时。

(0)

答刘西曹(时为京兆功曹)

公馆夜云寂,微凉群树秋。
西曹得时彦,华月共淹留。
长啸举清觞,志气谁与俦。
千龄事虽邈,俯念忽已周。
篇翰如云兴,京洛颇优游。
诠文不独古,理妙即同流。
浅劣见推许,恐为识者尤。
空惭文璧赠,日夕不能酬。

(0)

答崔主簿问,兼简温上人

缘情生众累,晚悟依道流。
诸境一已寂,了将身世浮。
闲居澹无味,忽复四时周。
靡靡芳草积,稍稍新篁抽。
即此抱馀素,块然诚寡俦。
自适一忻意,愧蒙君子忧。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