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处变(chǔ biàn)的意思:处理变化,应对变故。
当今(dāng jīn)的意思:指当前的时代或现在的世界。
德量(dé lià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品德和才干。
而上(ér shàng)的意思:指逐渐提高到更高的层次或水平。
河间(hé jiān)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很远,彼此难以相见或联系。
开中(kāi zhōng)的意思:指在困难或复杂的情况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突破口。
气度(qì dù)的意思:指人的胸怀和气量,即心胸宽广,态度豁达。
如命(rú mìng)的意思:像命令一样,非常顺从或听从。
省文(shěng wén)的意思:节省言辞,简练明了。
是当(shì dāng)的意思:正确、恰当、合适
同称(tóng chēng)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事物名称相同或相似,但指代的对象不同。
文明(wén míng)的意思:指社会文化程度高,人们言行举止有礼貌、有教养。
先正(xiān zhèng)的意思:指事情发生之前就能预料到结果,也指事先做好准备。
学术(xué shù)的意思:指学问、学术研究的范畴。
一个(yí gè)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即一个人的言论和行为。
中国(zhōng guó)的意思:指中国这个国家,也可用来指中国的文化、历史和人民。
爱才如命(ài cái rú mìng)的意思:对人才的珍视和重视,形容对人才的爱护和重要性。
- 鉴赏
此联高度赞扬了张百熙先生的卓越贡献与高尚品德。开篇“开中国十八省文明”,既彰显了张百熙在推动全国文化教育事业上的巨大影响,也体现了其对中华文明发展的深远贡献。接着,“处变能通”则描绘了张百熙在面对各种复杂局面时,能够灵活应对、通达事理的形象,展现了其卓越的智慧和应变能力。
“学术驾先正纪河间阮仪徵而上”一句,将张百熙的学术成就与历史上的杰出人物阮仪徵相提并论,强调了他在学术领域的领先地位,以及对前人的超越。阮仪徵是清代学者,以经学研究著称,此处通过对比,进一步突出了张百熙在学术上的卓越成就。
后半部分转向对张百熙个人品质的赞美。“是当今一个臣气度,爱才如命”表达了对张百熙作为臣子的风范和对人才的珍视之情。这里的“臣气度”不仅指其作为官员的风范,更体现了其在处理政务时的公正、宽厚和远见。而“爱才如命”则直接点明了张百熙对人才的重视程度,如同对待生命一般,这种态度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事业发展至关重要。
最后,“德量与吾楚曾湘乡胡益阳同称”将张百熙的道德品质与曾国藩、胡林翼两位同样在历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相提并论,进一步肯定了张百熙在道德修养方面的高水准,以及他与这些历史伟人齐名的地位。
整体而言,这副挽联不仅高度评价了张百熙在学术、政治和社会伦理等方面的卓越成就,同时也表达了对其人格魅力和道德品质的深切敬仰。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叫天歌
弯弓兮带刀,彼谁者子逍遥。
牵我妻放火,我言官府怒我。
彼逍遥者谁子,出门杀人,骑马城市。
汝何人,谁教汝骑马。
持刃来,持刃来,彼杀我父兄,我今遇之,必杀此伧。
彼答言:奉黄榜招安。嗟嗟!柰何柰何!
彼不有官,饥官赈之,出有马骑。
我有租、有猺、有役,苦楚胡不彼而。
三山廖彦正往以新喻司训同校文南都秩满升吉安推官来别得备闻兵兴以来故人行事消息之详且出示其尊人德翁遗像及诸名人题咏临觞永叹赠以是诗
画帘红烛共秋堂,十载长安重此觞。
往事剧谈悲露草,新诗传看总琳琅。
江山六一馀文藻,职事皋陶旧典章。
更喜同官有交契,并将钦恤赞循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