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穫稻·其二》
《穫稻·其二》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花时愁作飓,幸及肃霜成。

留秆长三尺,烧盐作水晶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长三(cháng sān)的意思:形容人的身材高大、威猛。

三尺(sān chǐ)的意思:三尺是指长度为三尺的物体,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的身高或高度。

水晶(shuǐ jīng)的意思:指透明晶莹的玉石,比喻清澈明亮无暇的样子。

肃霜(sù shuāng)的意思:指对待、对待事物严肃认真,不敢掉以轻心。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屈大均在明末清初时期所作的《获稻(其二)》。诗中描绘了秋收时节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农民劳作的艰辛与丰收的喜悦。

“花时愁作飓”,开篇以“花时”点明季节,暗示了丰收的景象,但紧接着的“愁作飓”则透露出对自然灾害的担忧,预示着自然界的不确定性给农民带来的焦虑和不安。这种先扬后抑的手法,增加了诗歌的情感张力,让读者在期待与忧虑之间徘徊。

“幸及肃霜成”,转折处表达了对霜降的庆幸,霜降标志着收获的季节真正到来,对农民而言是幸运的时刻。这里的“幸”字,既是对自然现象的赞美,也是对生活不易的感慨,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

“留秆长三尺,烧盐作水晶”,这两句诗生动地描绘了稻谷收割后的场景。留下的稻杆长至三尺,寓意着作物的成熟与丰饶;而将稻杆烧成的盐,比喻为晶莹剔透的水晶,既形象又富有诗意,展现了农民对劳动成果的珍惜与自豪。这一细节描写,不仅体现了农事的辛劳,也蕴含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秋收时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农民面对自然与生活的复杂情感,既有对丰收的喜悦,也有对未知的忧虑,以及对劳动成果的珍视。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是明末清初社会风貌和农民生活状态的艺术再现。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间情四首·其四

香熏透骨有谁知,谪向尘凡冰雪姿。

昼永春残人乍别,态浓意远泪偷垂。

曾闻名士多寥落,何事佳人亦仳离。

安得与卿登玉版,大罗天上看书碑。

(0)

送王员外宰德安

家世朱门贵,官资粉署优。

今为百里长,应好五峰游。

柳影连彭泽,湖光接庾楼。

承明须再入,官满莫淹留。

(0)

和陈赞善致仕还京口

海门山下一渔舟,中有高人未白头。

已驾安车归故里,尚通闺籍在龙楼。

泉声漱玉窗前落,江色和烟槛外流。

今日君臣厚终始,不须辛苦画双牛。

(0)

侍宴赋得归雁

夜静群动息,翩翩一雁归。

清音天际远,寒影月中微。

何处云同宿,长空雪共飞。

阳和常借便,免与素心违。

(0)

从兄龙武将军没于边戍过旧营宅作

前年都尉没边城,帐下何人领旧兵。

徼外瘴烟沉鼓角,山前秋日照铭旌。

笙歌却返乌衣巷,部曲皆还细柳营。

今日园林过寒食,马蹄犹拟入门行。

(0)

柳枝词十首·其八

新春花柳竞芳姿,偏爱垂杨拂地枝。

天子遍教词客赋,宫中要唱洞箫词。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