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时愁作飓,幸及肃霜成。
《穫稻·其二》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屈大均在明末清初时期所作的《获稻(其二)》。诗中描绘了秋收时节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农民劳作的艰辛与丰收的喜悦。
“花时愁作飓”,开篇以“花时”点明季节,暗示了丰收的景象,但紧接着的“愁作飓”则透露出对自然灾害的担忧,预示着自然界的不确定性给农民带来的焦虑和不安。这种先扬后抑的手法,增加了诗歌的情感张力,让读者在期待与忧虑之间徘徊。
“幸及肃霜成”,转折处表达了对霜降的庆幸,霜降标志着收获的季节真正到来,对农民而言是幸运的时刻。这里的“幸”字,既是对自然现象的赞美,也是对生活不易的感慨,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
“留秆长三尺,烧盐作水晶”,这两句诗生动地描绘了稻谷收割后的场景。留下的稻杆长至三尺,寓意着作物的成熟与丰饶;而将稻杆烧成的盐,比喻为晶莹剔透的水晶,既形象又富有诗意,展现了农民对劳动成果的珍惜与自豪。这一细节描写,不仅体现了农事的辛劳,也蕴含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秋收时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农民面对自然与生活的复杂情感,既有对丰收的喜悦,也有对未知的忧虑,以及对劳动成果的珍视。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是明末清初社会风貌和农民生活状态的艺术再现。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王员外宰德安
家世朱门贵,官资粉署优。
今为百里长,应好五峰游。
柳影连彭泽,湖光接庾楼。
承明须再入,官满莫淹留。
和陈赞善致仕还京口
海门山下一渔舟,中有高人未白头。
已驾安车归故里,尚通闺籍在龙楼。
泉声漱玉窗前落,江色和烟槛外流。
今日君臣厚终始,不须辛苦画双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