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上幽花照,樽前白鸟来。
放歌风振木,起舞月临台。
欲刻苏门石,惭非谢朓才。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友人一同游览苏门山的愉悦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和友情之深。
首联“好山同一赏,行坐有莓苔”,开篇即点出主题,表达了与友人共同欣赏美景的喜悦之情,即便是在行走或静坐时,都能感受到山间莓苔的生机与宁静。
颔联“潭上幽花照,樽前白鸟来”,进一步描绘了山中景色的幽静与生动。潭水映照着幽花,增添了几分神秘与美丽;而白鸟在酒樽前飞来,既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寓意着友情的和谐与自由。
颈联“放歌风振木,起舞月临台”,描述了诗人与友人在山中放声歌唱,清风拂过,树叶随之摇曳;起舞于月光之下,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欢乐之中。这一联通过听觉和视觉的双重描绘,营造了一种浪漫而自由的氛围。
尾联“欲刻苏门石,惭非谢朓才”,表达了诗人想要留下纪念的愿望,但又谦虚地自认才情不足,无法像谢朓那样留下传世之作。这一联既体现了对古代文人谢朓的敬仰,也流露出对自己创作能力的自我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山水间的美好景象和与友人的欢聚时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接叶巢莺,平波卷絮,断桥斜日归船。能几番游,看花又是明年。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更凄然。万绿西泠,一抹荒烟。
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无心再续笙歌梦,掩重门、浅醉闲眠。莫开帘,怕见飞花,怕听啼鹃。
近署新层构,仙跗锡宝题。
凝章下天汉,布画俨星奎。
榜势虬檐负,缯华凤押栖。
崇儒推宴豆,观象耸朝闺。
九张需云洽,三休贺雀迷。
从兹河洛奥,并在紫垣西。
翠盖笼娇面。记当年、沈香亭北,醉中曾见。
见了风流倾国艳,红紫纷纷过眼。
算好处、何嫌春晚。
谁把天香和晓露,倩东君、特地匀娇脸。
千万朵,开时遍。隔花听取提壶劝。
道此花过了,春归蝶愁莺怨。
挽住东君须醉倒,花底不妨留恋。
待唤取、笙歌一片。
最爱就中红一朵,似状元、得意春风殿。
还惹起,少年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