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谶(其一)》是南北朝时期禅宗祖师菩提达摩所作,以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与命运的深刻思考。
首句“路行跨水复逢羊”,描绘了诗人行走在路上,跨越水流,偶遇羊群的情景。这一句既勾勒出旅途中的偶然与意外,也隐喻着人生的不期而遇和无常变化。
次句“独自恓恓暗渡江”,诗人独自一人在夜晚渡过江河,表现出一种孤独与凄凉的情绪。这里的“恓恓”二字,生动地刻画了内心的哀愁与无助,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世事的无奈与感慨。
第三句“日下可怜双象马”,诗人将目光投向日落之处,看到了一对象马。象马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着尊贵与力量,此处却以“可怜”修饰,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难以长久的感慨,也可能是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反思。
最后一句“两株懒桂久昌昌”,诗人观察到两株桂树长久繁茂,却以“懒桂”为名,似乎在讽刺那些看似繁荣实则懒惰或不思进取的事物。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细致观察,更蕴含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整体而言,《谶(其一)》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百态的独到见解,以及对自然与命运的深刻感悟。这首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考,是研究南北朝时期思想文化的重要文献之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爱日楼为钱水部作
锡山之楼,水曹所构。下瞰百川,上临斗宿。
层楣切霄,飞栱丽昼。
龙鳞差差碧瓦齐,峻梯蜒蜿垂丹霓。
俯视穷四极,仰观凌太虚。
雕楹列琪树,天窗秘灵书。
三光无冬春,和气通华胥。
不睹奇谲迹,谁明此楼是仙居。
楼中之母健且康,脩眉如发双瞳方。
云冠峨倒影,烟袂飘空香。
真澄莹含元,穆坐楼中央。兰孙玉息,献斝称觞。
擘斑麟,炮紫凰。进文枣,倾瑶浆。
淋漓飒沓,罗列趋蹡。
舞拓拔,歌陵冈,一日愿作千岁长。
千岁长,万岁久,楼长新母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