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调筝人将行,属绘《金粉江山图》,题赠二绝·其二》
《调筝人将行,属绘《金粉江山图》,题赠二绝·其二》全文
清 / 苏曼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点染(diǎn rǎn)的意思:点缀、涂抹颜色。

调筝(diào zhēng)的意思:

弹筝。 元 张翥 《周昉按乐图》诗:“后来知是调筝手,窈窕傍听曾误否?” 清 黄景仁 《绮怀》诗之六:“小极居然百媚生,懒抛金叶罢调筝。” 郁达夫 《日本竹枝词》之二:“怜他如玉 麻姑爪 ,才罢调筝便数钱。”

归去(guī qù)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返回故乡。

海潮(hǎi cháo)的意思:比喻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或潮流。

徘徊(pái huái)的意思:指人在某个地方来回走动,犹豫不决,无法下定决心。

生绡(shēng xiāo)的意思:指刚刚织成的丝织品,比喻刚刚开始的事物或初次经历的事物。

未应(wèi yìng)的意思:没有回应,没有应答

辛苦(xīn kǔ)的意思:指劳累费力、辛辛苦苦的工作

远别(yuǎn bié)的意思:离别很久时间,或者离别很远的地方。

赠行(zèng xíng)的意思:赠送礼物并送行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苏曼殊所作,名为《调筝人将行,属绘《金粉江山图》,题赠二绝(其二)》。诗中描绘了送别的情景,以海潮生起为背景,表达了对即将离去的调筝人的深情厚意。"送卿归去海潮生"一句,通过海潮的涌动象征离别的浩渺与不舍,"点染生绡好赠行"则暗示了赠画作为临别礼物的深情厚谊。"五里徘徊仍远别"进一步描绘了离别时的依依不舍,而"未应辛苦为调筝"则表达了诗人对调筝人技艺的赞美,同时也暗含了对调筝人未来的祝愿,希望她的生活不会因为离别而过于艰辛。

整首诗情感真挚,画面生动,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对友人的深深祝福。

作者介绍
苏曼殊

苏曼殊
朝代:清

苏曼殊(1884—1918),近代作家、诗人、翻译家,广东香山县(今广东省珠海市沥溪村)人。原名戬,字子谷,学名元瑛(亦作玄瑛),法名博经,法号曼殊,笔名印禅、苏湜。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生于日本横滨,父亲是广东茶商,母亲是日本人。苏曼殊一生能诗擅画,通晓汉文、日文、英文、梵文等多种文字,可谓多才多艺,在诗歌、小说等多种领域皆取得了成就,后人将其著作编成《曼殊全集》(共5卷)。
猜你喜欢

水调歌头.贺人生侄

燕分炳箕宿,鲁野照奎星。

天开岳渎,储瑞重见吐书麟。

人道兰庭生谢,我羡竹林得阮,中夜沸欢声。

奇称符百药,童号迈终军。姿禀厚,骨骼异,气神清。

好把一经为教,切莫诧籯金。

击瓮画图休展,对日有言可听,材大等庄椿。

年欲临志学,上国早充宾。

(0)

曾游

泊舟古城下,高阁快登眺。

大江会彭蠡,群峰豁玄峤。

清影涵空明,黛色凝远照。

碑留太史书,词刻长公调。

绝粒感楚囚,丹衷犹照耀。

怀哉不可招,凭阑一悲啸。

(0)

同兖州张秀才过王侍御参谋宅赋十韵

十年官不进,敛迹无怨咎。

漂荡海内游,淹留楚乡久。

因参戎幕下,寄宅湘川口。

剪竹开广庭,瞻山敞虚牖。

闲门早春至,陋巷新晴后。

覆地落残梅,和风袅轻柳。

逢迎车马客,邀结风尘友。

意惬时会文,夜长聊饮酒。

秉心转孤直,沈照随可否。

岂学屈大夫,忧惭对渔叟。

(0)

潭州使院书情寄江夏贺兰副端

云雨一萧散,悠悠关复河。

俱从汎舟役,近隔洞庭波。

楚水去不尽,秋风今又过。

无因得相见,却恨寄书多。

(0)

送东阳顾明府罢归

祖帐临鲛室,黎人拥鹢舟。

坐蓝高士去,继组鄙夫留。

白日落寒水,青枫绕曲洲。

相看作离别,一倍不禁愁。

(0)

客舍秋怀呈骆正字士则

无言堪自喻,偶坐更相悲。

木落惊年长,门闲惜草衰。

买山犹未得,谏猎又非时。

设被浮名系,归休渐欲迟。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