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本来(běn lái)的意思:原本,本身应该如此
别处(bié chù)的意思:指除了当前所在的地方之外的其他地方。
不识(bù shí)的意思:不了解或不认识
不了(bù liǎo)的意思:表示无法达到预期的结果或无法解决问题。
不解(bù jiě)的意思:不理解、不明白
大道(dà dào)的意思:指道路、道义、规律等广泛而深远的事物。
断除(duàn chú)的意思:彻底消除、除去。
烦恼(fán nǎo)的意思:指心情烦闷,苦恼困扰。
浮沈(fú shěn)的意思:指人事物在世间的兴衰变化,也指人的品行和心理的起伏变化。
佛性(fó xìng)的意思:佛性是指人们内在的慈悲、智慧和平静的本性,也是追求解脱和觉悟的精神境界。
何须(hé xū)的意思:表示不需要或没有必要做某事,也可以用来劝告别人不必要的行动。
即是(jí shì)的意思:即刻就是,马上就是。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觉非(jué fēi)的意思:觉得不对劲,感觉不真实或不可信。
空寂(kōng jì)的意思:形容寂静无声、空荡无人的状态。
目前(mù qián)的意思:指现在、当前的时刻或状态。
沈生(shěn shēng)的意思:指深居简出,不与世俗纷扰的生活方式。
天真(tiān zhēn)的意思:形容人心地纯洁,不加掩饰,不存心机。
妄执(wàng zhí)的意思:指固执己见,武断妄为,不听劝告。
无因(wú yīn)的意思:没有原因、没有缘由
昔时(xī shí)的意思:昔时指过去的时候,表示与现在相对比的过去时光。
性天(xìng tiān)的意思:指人的性格、天性。
修造(xiū zào)的意思:修理和建造
修道(xiū dào)的意思:修行佛教、道教或其他宗教的方法和方式,追求精神境界的提升。
虚假(xū jiǎ)的意思:指事物的真实性、真相不符合实际情况,具有欺骗性质。
寻讨(xún tǎo)的意思:寻找、探求真理或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途径。
一念(yī niàn)的意思:一念指的是一瞬间的念头或想法。
因缘(yīn yuán)的意思:因缘指事物发生的原因和缘由。
愚人(yú rén)的意思:指愚蠢、愚笨的人。
在目(zài mù)的意思:指在眼前、在视野内。
众生(zhòng shēng)的意思:指所有的生命,包括人类和其他动物。
自然(zì rán)的意思:指与人类社会活动无关的事物或现象,也指没有经过人工加工处理的状态。
- 鉴赏
这首诗《十四科头(其一)菩提烦恼不二》由南北朝时期的宝志禅师所作,以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语言,探讨了佛教中关于菩提与烦恼、本性和修行的深刻议题。
首先,诗中提出“众生不解修道,便欲断除烦恼”,指出人们往往在尚未理解修行之道的情况下,急于摆脱内心的烦恼,这种急躁的心态反映了对真正智慧的缺失。接着,“烦恼本来空寂,将道更欲觅道”强调了烦恼并非外在之物,而是内心的一种状态,真正的解脱在于认识到烦恼的虚幻本质,而非外求所谓的“道”。
“一念之心即是,何须别处寻讨”则进一步阐述了佛法的核心——觉悟就在当下的一念之间,无需向外寻求。这与禅宗“见性成佛”的理念相契合,强调了内在的觉醒和直接体验的重要性。
“大道晓在目前,迷倒愚人不了”提醒我们,真理和大道其实就在眼前,只是被迷惑的人们未能认识到这一点。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迷倒愚人”与“大道晓在目前”形成鲜明对照,强调了认识自我和真理的困难所在。
最后,“佛性天真自然,亦无因缘修造”揭示了佛性的本质是自然流露的,不是通过人为的努力或特定条件才能获得的。这与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强调了顺应自然、内在觉醒的重要性。
“不识三毒虚假,妄执浮沈生老”则指出了人们常常被贪、嗔、痴三种烦恼所困扰,这些烦恼看似真实,实则是虚幻的,人们不应执着于它们。同时,诗中也提到了生死轮回的苦楚,鼓励人们超越这些世俗的束缚,追求心灵的解脱。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佛教中的核心观念,引导读者反思自我,寻找内心的平静与真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北海鲸时北征纳克楚
偃蹇长鲸横北海,怒喷风雷九州垓。
九州壮士贲育徒,雄剑长弓几千队。
长鲸掉尾鳞鬣张,壮士辟易弓剑伤。
九州尘土山岳动,蔽亏日月无晶光。
长鲸长鲸尔当弭,上帝威灵不可比。
一朝怒遣似飞来,尽赤溟波千文水。
山岳重安日月明,长鲸长鲸尔独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