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闻人声,但闻琴声。不闻弦声,但闻指声。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何论(hé lùn)的意思:何论意味着“为什么要讨论”或者“毫无疑问”。它常常用来表示某事情是不需要争论或者怀疑的。
皇上(huáng shàng)的意思:指皇帝,也可用来泛指上级领导。
人声(rén shēng)的意思:指人们的声音喧闹嘈杂,如锅碗瓢盆之声,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上人(shàng rén)的意思:指高人、有道德修养和学问的人。
桃源(táo yuán)的意思:指理想中的美好世界或乌托邦,也用于形容人们过着宁静、幸福、自由自在的生活。
闻人(wén rén)的意思:闻名于世的人,指有名望、声誉的人物。
羲皇(xī huáng)的意思:指古代传说中的神话人物羲皇,也泛指古代帝王。
中人(zhōng rén)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某种事物中具有一定地位、能力或影响力的人。
羲皇上人(xī huáng shàng rén)的意思:指古代传说中的神仙,也用来形容学问渊博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桃源记》由清代诗人洪亮吉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超脱世俗的桃源景象。诗中以“不闻”与“但闻”开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强调了外界的喧嚣与内心的宁静之间的对比。
“不闻人声,但闻琴声。” 这一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世的境界,琴声悠扬,仿佛是心灵深处最纯净的旋律,与外界的嘈杂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诗人对自然和谐与内心平静的向往。
紧接着,“不闻弦声,但闻指声。” 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意境,弦声虽无形,却能通过手指的轻触得以传达,这不仅是一种音乐的表现形式,更象征着艺术家与自然、心灵与宇宙之间微妙而直接的沟通。
“桃源中人,羲皇上人。” 桃源,即桃花源,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个理想化的避世之地,这里的人们过着与世隔绝、自给自足的生活,如同远古先民一般,远离了纷扰的尘世。诗人在这里借桃源中人来表达对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
“何论魏人,何论晋人。” 最后两句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超越时空界限的理想状态,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思想活跃、文化繁荣的时期,但诗人在此处却选择忽略这一历史背景,意在表明真正的精神自由与和谐并非局限于某一特定时代或地域,而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美好愿景。
整首诗通过对音乐、自然和理想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回归本真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社会形态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