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树罗阶下,江云贮栋间。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被诏(bèi zhào)的意思:被皇帝诏命,被召唤或指派。
放闲(fàng xián)的意思:指放松身心,不再忙碌劳累。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皇恩(huáng ēn)的意思:指皇帝的恩宠和恩德。
箕颍(jī yǐng)的意思:箕颍是指箕和颍两个地名,用来比喻人们过度注重小节而忽视大局。
跻攀(jī pān)的意思:指努力奋斗,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地位。
吏隐(lì yǐn)的意思:指官员避世隐居,不再参与政治事务。
蓬壶(péng hú)的意思:指草编的水壶,比喻穷苦无依。
清景(qīng jǐng)的意思:指景色明净清爽,没有瑕疵。
穷独(qióng dú)的意思:形容贫穷孤独,生活困苦,没有依靠。
丘山(qiū shān)的意思:丘山指的是山丘,比喻事物的高低、大小、重要程度等等。
未足(wèi zú)的意思:不够,不足够
遥知(yáo zhī)的意思:通过远距离的观察和了解,得知事物的真相或情况。
移天(yí tiān)的意思:移动天空,改变天地格局,喻指力量强大或能力非凡。
诏徵(zhào zhēng)的意思:指皇帝发布诏书召集人才或征召人员。
阻难(zǔ nàn)的意思:阻止或困难
- 注释
- 箕颍:古代两位隐士许由和巢父的居住地,代指隐居生活。
蓬壶:传说中的仙境,这里指遥远而难以到达的地方。
吏隐:指表面上做官,实际上保持隐士的心态。
跻攀:攀登,比喻追求高位或事业。
岩树:生长在岩石间的树木,象征隐居环境。
江云:江面上的云雾,营造出宁静幽深的意境。
天目石:天目山的名石,此处借指美景。
武丘山:古代传说中的山名,此处也指美丽的仙境。
清景:清雅的景色。
皇恩:皇帝的恩赐或恩宠。
诏徵还:接到诏书被召回朝廷任职。
- 翻译
- 箕颍之人生活困苦孤独,蓬莱仙境之路艰难险阻。
何不将做官与隐居结合,又能实现攀登事业之志。
阶前林木环绕如画,屋间江雾缭绕如梦。
仿佛移来天目山的奇石,疑似进入武丘山的仙境。
清雅的景色只适合欣赏,皇上的恩宠怎能让我闲适。
料想兴趣还未尽,就被朝廷召回任职。
-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山水之美与隐逸生活的诗句。诗人以箕颍人的隐居生活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清净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箕颍人穷独,蓬壶路阻难。”这两句开篇便设定了一种偏僻而不易到达的隐居环境。箕颍人即隐者,蓬壶路则形容道路之曲折与艰辛。
“何如兼吏隐,复得事跻攀。”诗人在这里提出一个反问,似乎是在自问或是对隐逸生活的质疑。兼吏隐指的是兼职为官而又隐居的人,事跻攀则是指通过隐居来获取某种事业上的进展。
“岩树罗阶下,江云贮栋间。”这两句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山林景象。岩石与树木在阶前交错生长,而江水之雾气则弥漫在屋檐之间,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似移天目石,疑入武丘山。”这里诗人通过比喻,将自己的隐居环境提升到神话般的地步。天目石是传说中能够引导行者找到仙界的石头,而武丘山则是一处著名的道教圣地。
“清景徒堪赏,皇恩肯放闲。”诗人在此表示虽然有美好的自然风光可供欣赏,但更值得珍惜的是皇上的恩惠和允许自己过上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
“遥知兴未足,即被诏徵还。”最后两句则透露了诗人内心对于隐逸生活的不舍与向往,以及对现实召唤的无奈。虽然自己的隐居之乐尚未充分体验,但已被朝廷征召返回。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山水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于清净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现实社会的无奈与矛盾。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