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地平(dì píng)的意思:指地面的水平线,也比喻人的志向、目标或追求的境界。
浮苍(fú cāng)的意思:形容人的才能出众,超群出类。
壶觞(hú shāng)的意思:壶觞指的是宴会上用来盛酒的壶和觞,比喻欢乐的宴会或者喜庆的场合。
怀想(huái xiǎng)的意思:怀念、追念过去的人或事物。
豁豁(huō huō)的意思:形容心胸豁达,不受外界困扰。
积翠(jī cuì)的意思:指树木茂盛,绿叶丛生。
人怀(rén huái)的意思:指人的心思、意图、情感等。
谈笑(tán xiào)的意思:轻松愉快地交谈、笑谈。
芜城(wú chéng)的意思:指草木繁茂、城市繁华的景象。
相与(xiāng yǔ)的意思:相互交往、相互往来。
谢公(xiè gōng)的意思:指对别人的恩惠心怀感激,表示感谢之情。
虚堂(xū táng)的意思:指空虚无物的堂屋,比喻虚假的言辞或空洞的学问。
已去(yǐ qù)的意思:已经离开或消失了
远山(yuǎn shān)的意思:远离自己所在的地方,到更远的地方去。
- 注释
- 豁豁:宽敞的样子。
虚堂:空旷的大堂。
地平:地面平坦。
远山平:远处的山峦仿佛与地面齐平。
横岩:横卧的岩石。
积翠:堆积的翠绿。
檐边出:檐角突出。
度陇:越过陇地。
浮苍:泛着青色。
春入:春天进入。
壶觞:酒杯。
分蜀井:如蜀地之水。
芜城:荒芜的城市。
谢公:指谢安,东晋名臣。
怀想:怀念。
召伯:召公,古代贤臣,此处借指有德政的人。
名:美名。
- 翻译
- 宽敞的堂屋巧妙搭建而成,地面平坦仿佛与远处的山峦齐平。
横卧的岩石堆砌出翠绿的檐角,瓦片在上面泛着深沉的青色,如同越过陇地的苍茫。
春天的气息融入酒杯,仿佛来自蜀地的井水,谈笑风生中,清风带走了一切尘埃。
虽然谢公已离去,但人们仍怀念着他,这里也因此留下了召伯的美名。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风景宜人的庭院——平山堂。开篇“豁豁虚堂巧架成,地平相与远山平”两句,通过对比远近景物的水平线,展现了园中建筑的和谐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横岩积翠檐边出,度陇浮苍瓦上生"两句,则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庭院中的岩石、植物和屋顶的生长状况,其中“横岩”可能是指园中布置的一种景观,而“积翠檐边出”则展示了绿意盎然的植物生长,至于“度陇浮苍瓦上生”,则描绘了一种超越常理的自然之美,即在人工建筑的屋顶上也能看到苍苔繁茂。
"春入壶觞分蜀井,风回谈笑落芜城"两句,通过对季节变化和声音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庭院中享受春天美好时光的情景。其中“春入壶觞分蜀井”可能是指园中的水源在春天充沛,人们在此饮酒欢聚;而“风回谈笑落芜城”则是诗人感受到微风中带来的快乐和轻松,以及庭院外围墙上生长的野草。
最后,“谢公已去人怀想,向此还留召伯名”两句,则表达了对过去曾在此处游历的前辈——谢公和召伯的怀念之情。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的交织,传达了一种对美好时光的珍视,以及对于那些在这片土地上留下足迹者的缅怀。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功底,更重要的是它透露出一种超越物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人文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徐师川罪余作诗多恐招祸因焚去笔砚入居九峰投老庵读高僧昙谛传忽作数语是足成之以寄师川师川读之想亦见赦二首·其二
古书漫灭字斓斑,眼倦颓然整顿闲。
以法为亲疏世相,视身如幻寄人间。
业缘有尽今脱手,老态无因日上颜。
已办一瓢期涧饮,要刳馀润到昆山。
晚秋溪行
熟路沿溪过石桥,扫除秋晚净迢迢。
幽寻忽见兰芽茁,小立仍逢柿叶飘。
扑摝水飞双去鸟,?珑山响一声樵。
归来半掩残经在,燕寝香凝碧未消。
三月二十八日枣柏大士生辰二首·其二
思虑不及处,但曰刹那际。
不曰刹那际,宁当有三世。
于此刹那中,尚不容拟议。
安得有死生,一切诸怖畏。
苦乐欣厌情,及分心境异。
是名颠倒想,不名随顺智。
如人游梦中,所历经千岁。
及其梦觉已,不过食顷耳。
稽首愿悲幢,发此不传秘。
愿分无尽灯,酬此四弘誓。
瞻张丞相画像赠宫使龙图
天下张荆州,乳儿识名誉。
医国陆宣公,护法崔元度。
平生风雷舌,咳唾作霖雨。
隔阔馀十年,一旦成万古。
羊昙欲作恸,生存华屋处。
支遁亦伤心,路偶经姚坞。
赖有克家子,春色连眉宇。
君看谈笑时,亦是干国具。
会看如乃翁,独立无喜惧。
文章有种性,家法致工主。
此诗公应闻,想见笑掌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