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贺夏桂洲学士受赐箱金犀带》
《次韵贺夏桂洲学士受赐箱金犀带》全文
明 / 湛若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金蕙生香礼乐身,通天文不足珍。

自惭圣世曾何补,公在当朝更几人。

明良际遇龙会制作辉光耳目新。

想得沃心纯一,皇言今见出如纶。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足(bù zú)的意思:不值得惊奇或不足以引起注意

纯一(chún yī)的意思:指纯粹、纯洁、纯正无杂。

当朝(dāng cháo)的意思:指在权力中心担任职位,特指在朝廷中担任重要职务。

耳目(ěr mù)的意思:指消息传达的渠道或途径。

辉光(huī guāng)的意思:形容光亮闪耀,光彩夺目。

际遇(jì yù)的意思:指人生遭遇、境遇、处境。

礼乐(lǐ yuè)的意思:礼乐是指传统的礼仪和音乐。它代表了古代中国人重视礼仪和音乐的文化传统。

龙会(lóng huì)的意思:指盛大的聚会或会议

明良(míng liáng)的意思:明良是指明亮善良的人,也用来形容人品高尚、品德纯正的人。

圣世(shèng shì)的意思:圣世指的是一个完美无缺的世界,一个理想的社会状态。

生香(shēng xiāng)的意思:指事物散发出香气或芬芳的味道,也可以形容事物具有吸引力和魅力。

天文(tiān wén)的意思:指极大的数目或数量。

文犀(wén xī)的意思:比喻书籍、文章等具有珍贵的价值。

沃心(wò xīn)的意思:形容心地善良、富有同情心。

云龙(yún lóng)的意思:云龙是指龙在云中飞翔,比喻英勇豪杰或高飞的志向。

制作(zhì zuò)的意思:用心、细心地制作或安排事物

自惭(zì cán)的意思:感到自愧不如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学者湛若水为祝贺夏桂洲学士接受皇帝赏赐的箱金犀带而作,表达了对友人的赞誉和对盛世的感慨。首句“金蕙生香礼乐身”描绘了学士身份的尊贵,如金蕙般散发出文化和礼仪的气息。次句“通天文犀不足珍”则称赞夏桂洲不仅才学出众,连天文知识也广博,但认为这些相较于他的德行而言都不足挂齿。

“自惭圣世曾何补”流露出诗人在圣明时代中感到自己的贡献微小,但仍然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和谦逊。接下来,“公在当朝更几人”进一步强调夏桂洲在朝廷中的重要地位,暗示他是难得的人才。“明良际遇云龙会”将君臣相遇比喻为龙腾云起的佳话,象征着他们的合作如同风云际会,充满希望。

“制作辉光耳目新”赞美夏桂洲的才华和政策对国家带来的新鲜活力,使人们耳目一新。最后两句“想得沃心愈纯一,皇言今见出如纶”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心灵纯净且深思熟虑的钦佩,以及对皇帝明智言论的赞赏,认为这些话语如丝线般精细,富有智慧。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赞颂和敬仰之情,展现了对人才的推崇和对盛世的期待,语言典雅,情感真挚。

作者介绍
湛若水

湛若水
朝代:明   字:元明   号:甘泉   籍贯:广东增城   生辰:1466—1560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猜你喜欢

灵棋卜

苦乐迎春咏四愁,诏书未暇蔽要囚。

已知行止关天命,暂卜穷通听鬼谋。

栘监窖幽餐鼠草,奉春械系易羊裘。

何时放我南归便,抱瓮躬耕死即休。

(0)

山顶花

万片随风正可嗟,残枝带雨认梨花。

胭脂洗尽馀香雪,翠幄光生散绮霞。

品类海棠无杰句,方言山顶更雄誇。

题诗载酒同清赏,月上梢头始到家。

(0)

眼儿媚

瀛仙好客过当时。锦幌出蛾眉。

体轻飞燕,歌欺樊素,压尽芳菲。

花前一盼嫣然媚,滟滟举金卮。

断肠狂客,只愁径醉,银漏催归。

(0)

谨和老人夏日东山即事·其一

刬草根须尽,传花叶未多。

明波撑窣堵,老石卧盘陀。

煨美甘分芋,蒸肥欠裹荷。

醒然下山去,明月满林阿。

(0)

夜坐

夜永难为睡,群儿坐伴翁。

漉齑冰瓮碧,撚豆雪炉红。

清诵听还隽,闲谈笑又烘。

安排明蚤供,荠长后园丛。

(0)

大行皇太后挽词二首·其二

扶日行黄道,乘云上紫微。

忧劳形末命,恭俭见陈衣。

布德开刑网,和戎戢武威。

要知怀惠处,行路涕交挥。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