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春老(chūn lǎo)的意思:春天的老人,指春天的象征,也指年轻人。
登坛(dēng tán)的意思:指升迁到高位或高级职位。
钓鱼(diào yú)的意思:比喻用诱饵引诱别人上当受骗。
佳气(jiā qì)的意思:指美好的气候或环境,也可用来形容好运或吉祥的气氛。
近来(jìn lái)的意思:最近的一段时间
庙食(miào shí)的意思:指庙宇中的供品,比喻不劳而食、靠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过日子。
抛却(pāo què)的意思:抛弃、放弃
气歇(qì xiē)的意思:指气息短促,呼吸不畅。
王孙(wáng sūn)的意思:指王子和公子,也用来形容家族显贵的后代。
五陵(wǔ líng)的意思:指古代官员离开京城后,回到故乡安享荣华富贵的生活。
一饭(yī fàn)的意思:指一顿饭,表示简单的食物或者一餐饭的能力。
鱼竿(yú gān)的意思:鱼竿是指钓鱼的工具,用来表示以渔夫的职责和工作态度为榜样,以及为了达到某个目的而不断努力。
一饭恩(yī fàn ēn)的意思:表示对别人提供的一顿饭的感激之情。
- 翻译
- 登上祭坛,我舍弃了钓鱼竿,
无法报答寺庙里的每顿供奉之恩。
- 注释
- 登坛:指进入宗教或政治活动场所。
抛却:放弃。
钓鱼竿:象征闲适生活。
庙食:寺庙提供的食物,这里指朝廷或官府的供养。
酬:报答。
春老:春天结束。
五陵: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这里借指京城繁华之地。
佳气:吉祥的气氛。
歇:消散。
王孙:古代对贵族子弟的称呼,这里可能暗指自己。
-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的诗人李思衍所作,名为《漂母墓》。诗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如下:
"登坛抛却钓鱼竿":开篇即以强烈的情感动作开始,诗人登上祭坛,将钓鱼用的竿子随手抛弃。这不仅是对过去生活方式的彻底告别,也象征着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无奈放弃。这里的“登坛”可能暗示了一个特定的场合,是诗人与漂母墓前的一种仪式行为。
"庙食难酬一饭恩":这句话表达了诗人的感激之情和内心的沉重。古代庙宇常为飘泊失所者提供食宿,庙食在此处象征着漂母曾经给予的生活支持与关怀。而“难酬一饭恩”则显示出诗人对于漂母恩德的感激和回报无门的复杂情绪。
"春老五陵佳气歇":这里的“春老”意味着时光的流逝和春天的凋零,常用来形容岁月悠长带来的沧桑巨变。“五陵”通常指代古都长安附近的五座皇帝陵墓,这里或许是借以表达历史的沉重与自然景观的衰败。整句话传递出一种物是人非、万象更新的感慨。
"近来谁复念王孙":末句则转向了对往昔人物的怀念,尤其是对那些曾经显赫一时但如今已被历史尘封的“王孙”(古代贵族或皇室后裔)的思念。这里,“近来谁复”表达了一种时代变迁、世事无常的情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漂母墓的祭拜场景和诗人的内心世界进行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过去生活与恩情的缅怀,以及面对历史更迭和个人命运无常时所表现出的复杂情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念奴娇·禁烟过也
禁烟过也,正东风浓拂,来禽奇绝。
翠叶修条千万点,轻染微红香雪。
霁景烘云,暖梢吹绽,浩荡春容阔。
棠阴已静,此花标韵终别。
犹记宝帖开缄,如何春李,与佳名齐列。
秀实甘芳莫待看,叶底匀圆堪折。
且赏琼苞,繁英插鬓,淡伫留风月。
宜将图画,有时凝想重阅。
念奴娇·瑑冰铸雪
瑑冰铸雪,赋神情天壤,无伦香泽。
月女霜娥,直是有如许,清明姿色。
细玉钗梁,温琼环佩,语好新音发。
相逢一笑,桂宫连夜寒彻。
应是第一瑶台,水晶宫殿里,飞升仙列。
小谪尘寰缘契合,同饮银浆凝结。
醉里归来,魂清骨醒,乍向层城别。
晓风吹袂,冷香犹带残月。
念奴娇·烘帘昼暖
烘帘昼暖,正飞花堆锦,风迟烟暮。
绿叶成阴春又老,甲子谁能重数。
梅已青圆,雪深犹记,曾捻疏枝否。
须知物外,这些光景常驻。
闻道江水东头,同门相过,不作儿女语。
醉墨凌波歌数阕,心迹都忘逆旅。
胸次扶摇,壶中光景,肯与人同趣。
栖尘功就,浩然俱待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