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树摇灯影,船风送鼓声。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泊 黄 茅 潭 宋 /董 嗣 杲 唳 雪 沧 洲 雁 ,嘘 云 碧 浪 鲸 。茅 深 淮 渡 远 ,日 落 海 潮 平 。庙 树 摇 灯 影 ,船 风 送 鼓 声 。劳 思 于 此 泊 ,无 地 趁 春 耕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沧洲(cāng zhōu)的意思:指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潮平(cháo píng)的意思:指潮水平静,形容局势平息或争端解决。
春耕(chūn gēng)的意思:春天耕种农田,指春季农民进行农田耕作的活动。
灯影(dēng yǐng)的意思:指灯光映照下的影子,比喻短暂的存在或虚幻的事物。
海潮(hǎi cháo)的意思:比喻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或潮流。
劳思(láo sī)的意思:费尽心思,思考困惑
日落(rì luò)的意思:日落,太阳从地平线下降,天色渐暗的现象。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事物或人的衰落、结束或消亡。
无地(wú dì)的意思:没有地方站脚、无处容身。
于此(yú cǐ)的意思:指在此地,在这里。表示事物发生或存在的地点。
云碧(yún bì)的意思:形容云彩和天空的颜色非常美丽。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董嗣杲在黄茅潭泊船时的所见所感。首联“唳雪沧洲雁,嘘云碧浪鲸”以生动的意象写景,大雁在雪白的洲渚上鸣叫,鲸鱼在碧波中喷吐云雾,展现了江边广阔而壮丽的自然景象。
颔联“茅深淮渡远,日落海潮平”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辽阔与宁静,茅草丛生的岸边,淮河渡口显得遥远,夕阳西下,海潮退去,水面平静如镜。
颈联“庙树摇灯影,船风送鼓声”则转向了夜晚,庙宇的灯光在风中摇曳,伴随着远处传来的船鼓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尾联“劳思于此泊,无地趁春耕”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他在舟中停留,不禁引发对家乡和农事的思念,感叹没有土地可以参与春天的耕耘,流露出淡淡的乡愁和对生活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黄茅潭的景色,通过景物的变化和诗人的情感抒发,展现出一幅富有诗意的江边泊舟图。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月华清.夜月·其二
如镜稍亏,如盘未满,一泓遥映江上。
虽则黄昏,早湿碧空银浪。
恍追忆、旬日前头,还只似、小蛾眉样。一饷。
忽珠胎撑处,桂芽频放。
惹得游人吟想,便急切愁他,不成圆相,影已堪怜,预拟开筵延赏。
尽不眠、耐过今宵,怕明夕、迢应相仿、琴响。
指金徽暗记,夜添秋爽。
翠楼吟.梦·其二
面面纱窗,层层绮帐,宵来料难遮定。
依稀游戏处,在明月、花香幽境。迷离无影。
待缭绕天涯,寻欢俄顷。嗟孤另。
几番隔断,水昏烟暝。夜永。
眠也难成,嘱暗风,休便把人吹醒。
相思仍一路,向云雨、前头先等。无人拘领。
奈一两栖鸦,来啼金井。残更剩。
尽拚重做,枕寒衾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