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工巧思的和谐融合。诗人以“天藏仙境不知年”开篇,巧妙地将读者带入一个神秘莫测、远离尘嚣的世界,暗示了此处的不凡与超脱。接着,“新作高台更凿泉”,不仅点明了地点的特色——高台与清泉,也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美的追求与改造,既展示了自然之美的独特魅力,又彰显了人类智慧与创造力的光辉。
“罗立秀峰三百里,一齐飞翠到芳筵”这两句更是将画面推向高潮。秀峰连绵,翠色欲滴,仿佛整个山川都在为这场盛宴添彩,营造出一种壮观而雅致的氛围。这里的“飞翠”二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山色在阳光下闪烁、流动的美感,同时也寓意着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与宴会的欢愉气氛相得益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仙境般景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它不仅是一幅视觉上的艺术画卷,更蕴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真谛的独到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古松怪石歌
山东宪署两绝奇,古松怪石相蔽亏。
耳畔或闻海涛作,眼中不见云根移。
皮皴鳞蹙涩寒雨,霜雕雪刻莓苔聚。
方惊白日起潜蛟,更讶幽阴踞虓虎。
因怜二物争豪雄,壮颜毅色孰与同。
阅世不今亦不古,回头几觉凡物空。
岱宗千尺云昆崙,一勺水安得良工。
为我写此松石图,坐携造化入袖里。
太行歌送丁分教之襄陵
太行之山何崔嵬,铁崖翠壁万仞中天开其势北来。
吾不知其几万里,但见横亘辽碛包括秦晋斗起中原之地何壮哉。
往年吾尝陟其顶,四顾山如培塿树如苔。
黄河一线遥遥下,砥石奔流直到东海不复回。
此时英风浩然洒六合,便欲历览天上金银台。
其中羊肠九折走峻坂,摧轮怪石硱磳磊落而成堆。
太行之高且险也如此,子今远行令人兴难裁。
倘到昔所登览最高处,为我歌此一曲还徘徊。
西望襄陵迢迢秪几驿,驱车径须往渡清汾隈。
愿子居易思险慎厥守始终,保令誉慰我相思怀。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