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和尚的坚韧与超然。"云门一老未龙钟",开篇便以“云门”点出和尚所居之地,暗示其修行之地的高远与神秘。“未龙钟”则强调了这位老和尚虽年岁已高,但精神矍铄,行动自如,并非老态龙钟之辈。接着,“七十能登秦望峰”一句,通过具体事例进一步展现其体力与意志的强韧,七十高龄仍能攀登险峻的秦望山峰,实属不易。
“一代遗民在禅寂”,诗人在此处巧妙地将和尚比喻为“一代遗民”,不仅突出了其身份的特殊性,也暗含了对和尚避世修行、远离尘嚣生活的赞美。和尚选择在“禅寂”中度过一生,与世隔绝,专心于佛法修行,这不仅是对个人理想的追求,也是对世俗纷扰的一种逃避。
最后,“袈裟空挂六陵松”一句,以形象的描写收束全诗。和尚的袈裟挂在六陵的松树上,既是对和尚生活状态的具象化呈现,也蕴含着对和尚精神世界的深刻理解。这里的“空挂”二字,既表达了袈裟在自然环境中的孤独与静默,也暗示了和尚内心世界的空灵与纯净,仿佛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一位年迈和尚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其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和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其深沉的敬仰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苦雨
一春苦淋漓,既晴差自喜。
四郊遽如壑,晴日共能几。
人言山雨骤,每点大如指。
新秧过半空,农泣向妻子。
今年种如金,典质到衣被。
忍饥事犁锄,岂料今乃尔。
一饱强营营,天公难指拟。
先淫后必涸,我虑非止此。
可奈漫空云,如墨来未已。
长宵攲枕听,揽衣四五起。
滴碎愁人心,不滴愁人耳。
送用和刘推官入京班改
幕画如兄有异才,岭南声价动诸台。
登龙尾道呼班去,为鳄鱼州守印来。
定有赏音相料理,何妨进卷小徘徊。
遥知得意行吟处,傍柳堤看菡萏开。
我友远言迈
朔风卷秋树,白日寒无光。
是时鸿雁来,中野何苍茫。
我友远言迈,使我结中肠。
如何携手欢,一旦成异乡。
行旅有期程,游子多悲伤。
置酒欲高歌,泪来沾我裳。
四座惨相顾,征马亦徬徨。
未知会面日,且复尽兹觞。
乙丑三月十二夜梦得家有园池乐寿康之句觉而足成效邵康节作首尾吟八首·其五
家有园池乐寿康,人生何用苦乾忙。
三冬惯曝茅檐日,九夏贪眠竹簟凉。
大写文书遮老眼,熟煨芋栗饱枯肠。
无荣无辱浑无事,家有园池乐寿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