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魂饥魄相逐归,陌上少年莫相非。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长城(cháng chéng)的意思:比喻具有坚固防御能力的事物或机构。
出土(chū tǔ)的意思:指古代文物或古代遗迹从地下被发掘出来。
骨出(gǔ chū)的意思:形容极度痛苦或困难,比喻遭受极大的折磨或煎熬。
塞色(sāi sè)的意思:意外的变故可能带来好运
少年(shào nián)的意思:指年纪轻的男孩子或青年人。
四海(sì hǎi)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广阔的天地。也表示四面八方、各个地方。
呜呜(wū wū)的意思:形容哭声或者汽车、风等的声音。
无父(wú fù)的意思:没有父亲,无依无靠
无道(wú dào)的意思:指人行为不正、不道德、没有道德准则,做事不公正,没有法律约束。
一号(yī hào)的意思:指排名第一,最优秀的或最重要的事物。
贞妇(zhēn fù)的意思:指忠贞节操的妇女,形容女子纯洁、贞节。
之无(zhī wú)的意思:没有任何,毫无
子兮(zǐ xī)的意思:子女,儿子。
- 注释
- 秦之无道:秦朝的暴政。
四海枯:形容天下动荡,人民生活困苦。
长城:秦始皇修建的防御工事。
北胡:指北方游牧民族匈奴。
筑人筑土:修筑长城的艰辛劳动。
杞梁贞妇:指杞梁妻,因丈夫战死而闻名的故事人物。
陌上少年:田野上的年轻人。
相非:指责,非议。
- 翻译
- 秦朝暴政啊四海干涸,修长城啊抵御北方胡虏。
劳民伤财一万里,杞梁妻悲泣声断续。
上无父亲中无夫君,下无子女孤独又无助。
哭声一响城墙崩塌,再哭发现杞梁尸骨。
疲惫的魂魄相互追寻,田野少年勿要指责她。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悲惨的边塞生活图景,反映了当时劳民营筑长城的艰辛和秦朝统治下的民不聊生。诗人通过对杞梁妻哀嘆孤独无依的描述,抒发了对人民苦难深切同情之情。
"秦之无道兮四海枯"一句点明了秦朝暴政导致天下凋敝,"筑长城兮遮北胡"则表现了秦朝为了抵御北方民族的入侵,不惜牺牲民力修建长城。接着"筑人筑土一万里"形象地展示了长城工程的宏大与艰巨,"杞梁贞妇啼呜呜"则转向个人,表现了一位守节的女性在丈夫外出服役而自己孤独无依的哀伤。
"上无父兮中无夫,下无子兮孤复孤"这几句深刻地揭示了战争和征劳带来的家庭破碎与孤儿寡妇的悲惨现实。"一号城崩塞色苦,再号杞梁骨出土"则是对长城建筑过程中劳工生命价值被漠视的控诉,"疲魂饥魄相逐归"描绘了士兵与役夫在完成任务后疲惫不堪、营养不良的情状,而"陌上少年莫相非"则是诗人对这些年轻生命的同情和期望,他们虽然身处战乱之中,仍旧保持着纯真和希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塞生活的刻画,传达了诗人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以及对于战争与暴政的强烈谴责。其用词悲壮,意象丰富,感情真挚,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的古典诗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