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燕归檐静,飞花落院闲。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山 驿 闲 卧 即 事 唐 /苏 颋 息 燕 归 檐 静 ,飞 花 落 院 闲 。不 愁 愁 自 著 ,谁 道 忆 乡 关 。
- 翻译
- 燕子安静地栖息在屋檐下,飘落的花瓣显得庭院格外宁静。
内心并无忧虑,却似乎被愁绪笼罩,又有谁能说这不是对家乡的思念呢。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之美的生活状态。"息燕归檐静"表达了鸟儿归巢的宁静景象,"飞花落院闲"则是春天花瓣飘落的悠闲氛围。诗人通过这两句,营造出一种与世隔绝、享受自然之美的意境。
接着的"不愁愁自著,谁道忆乡关"表达了诗人对现状的满足和内心的平静。这里的“不愁”意味着没有烦恼,而“愁自著”则是说这种宁静自然而然,不是刻意为之。这两句通过否定形式,强调了诗人对于目前生活环境的接受与享受,没有乡关的牵挂。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红尘的哲学思考,诗人在山中找到了心灵的宁静和满足。这种对自然之美的陶醉,以及对内心平和的追求,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常见主题,也是唐代诗人的生活理想之一。这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深远的意境和丰富的情感,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山水田园诗。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永遇乐.病中
翠帐春寒,玉炉香细,病怀如许。
永昼恹恹,黄昏悄悄,金博添愁炷。
薄幸杨花,多情燕子,时向琐窗细语。
怨东风、一夕无端,狼藉几番红雨。
曲曲阑干,沉沉帘幕,嫩草王孙归路。
短梦飞云,冷香侵佩,别有伤心处。
半暖微寒,欲晴还雨,消得许多愁否。
春来也、愁随春长,肯放春归去。
满庭芳.题二十四桥明月图
万树垂杨,六朝金粉,繁华独擅千秋。
平山远水,大可豁吟眸。
无怪当年杜牧,销魂在、十里红楼。
曾闻说,神仙富贵,跨鹤也来游。句留。
却不道,春风明月,尽付名流。
看竹帘半卷,绿蚁轻浮。
飞盏狂吟未了,香尘遍、廿四桥头。
谁还问,玉钩斜畔,芳草暗生愁。
金缕曲.阑干
梵字随花转。正销凝、孤鸿影里,斜阳庭院。
一桁翠帘波瑟瑟,依约隔花曾见。
渺天际、娇云弄晚。
背立东风空徒倚,奈离愁、曲曲都萦满。
认千点,啼红怨。低徊怕向闲池馆。
剩依然、杏梁双燕,惜春微叹。
寂寞海棠红晕近,只是看花人远。
再软踏、苔衣寻遍。
十二碧城天似水,嵌玲珑、夜月春痕浅。
又试拍,轻魂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