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武当逸禅师兰若》
《题武当逸禅师兰若》全文
唐 / 戴叔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我身本似远行客,况是乱时多病身

经山涉水向何处,羞见竹林禅定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āngchánshīlánruò
táng / dàishūlún

shēnběnyuǎnxíngkuàngshìluànshíduōbìngshēn

jīngshānshèshuǐxiàngchùxiūjiànzhúlínchándìngré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病身(bìng shēn)的意思:指身体生病。

禅定(chán dìng)的意思:指心境平静安宁,思维专注集中的状态。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我身(wǒ shēn)的意思:指自己的身体或个人

行客(xíng kè)的意思:行人、旅客

远行(yuǎn xíng)的意思:指离开家乡或原地去远方旅行、出使、出征等。

竹林(zhú lín)的意思:指隐居山林、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注释
我身:指诗人自己。
本似:本来像。
远行客:长期在外漂泊的人。
况:何况。
乱时:战乱时期。
多病身:身体多病的状态。
经山涉水:经历高山渡过河流,形容旅途艰辛。
向何处:要去哪里。
羞见:感到羞愧或不愿见到。
竹林禅定人:隐居在竹林中的修行者。
翻译
我本就像一个远行的旅人,更何况在乱世中身体多病。
穿越山水,不知要去往何方,更不敢去见那隐居竹林的禅定之人。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戴叔伦的作品,题目为《题武当逸禅师兰若》。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在动荡不安的乱世之中,对于自己流离失所、多病无力的处境感到无奈和悲哀。他用“远行客”自比,表达了自己的漂泊不定和孤独无依。诗中的“经山涉水向何处”,则描绘了一种寻找心灵寄托的艰难过程。

在这首诗中,戴叔伦还通过对比自己与那些能够静心修行、享受禅定生活的人(“羞见竹林禅定人”)来表达自己的不如意和自卑。这里的“羞见”,传达了一种内心的谦逊和自我反省,诗人似乎在暗示自己与那些修行者相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寄托的渴望,以及他对于内心平静的追求。

作者介绍
戴叔伦

戴叔伦
朝代:唐   字:幼公(一作次公)   籍贯:润州金坛(今属江苏)   生辰:732—789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常州)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猜你喜欢

逾限被议自蜀旋里留别诸同寅之ㄧ

忽闻姓氏挂弹章,捧檄西来梦不长。

廿载功名如画饼,一肩行李剩诗囊。

同城作客情难别,干禄荣亲愿未偿。

此事何须骚首问,九霄云外色苍苍。

(0)

梅箭

纷纷梅箭乱纵衡,野鹊来游亦不惊。

月挂新弰云作彀,天开画布日为正。

几番临水射潮去,半岭穿风破的轻。

自是圣朝无用处,何如结子且调羹。

(0)

梅·其十二

霜风吹下雪漫漫,香处梅花破笑颜。

云冷月明清有韵,高枝攀摘细加餐。

(0)

寄兴·其七

溪月号寒蚓,秋镜响夜虫。

凄清缠客思,离恨郁忡忡。

(0)

冬夜八首·其五

月暗山无影,叶垂露有光。

墙边梅吐白,篱下菊开黄。

斗酒娱寒夜,疏帘怯晚霜。

挑灯红落烬,趺坐看金刚。

(0)

土番竹枝词·其三

胸背斓斑直到腰,争誇错锦胜鲛绡。

冰肌玉腕都文遍,只有双蛾不解描。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