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尹 佐 郎 晖 之 上 京 明 /荪 谷 九 月 辽 阳 塞 草 腓 ,朔 风 霜 气 满 征 衣 。行 人 欲 近 燕 山 宿 ,雁 乳 平 芜 晓 不 飞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风霜(fēng shuāng)的意思:指人经受了风吹和霜打的磨砺,比喻经历了艰苦困苦的磨砺,锻炼出坚强的意志和品质。
九月(jiǔ yuè)的意思:九月是农历的第九个月,意味着秋季的开始。在成语中,九月常常表示事物的成熟、收获和转折。
辽阳(liáo yáng)的意思:形容言语辞令犀利,能言善辩。
平芜(píng wú)的意思:形容平坦无阻,平坦无奇。
人欲(rén yù)的意思:指人们的欲望非常强烈,不受控制,蔓延四方。
霜气(shuāng qì)的意思:指寒冷的气候,尤指初冬时分的寒气。
朔风(shuò fēng)的意思:指北方的寒冷风。也比喻刚劲有力的风。
行人(xíng rén)的意思:指行走的人,泛指路人、过路人。
燕山(yān shān)的意思:指山脉的名称,也用来形容事物的高大雄伟。
征衣(zhēng yī)的意思:指战时动员民众,征用衣物供军队使用。
- 鉴赏
此诗描绘了辽阳边塞九月的凄凉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边关的寒冷与荒凉。首句“九月辽阳塞草腓”以“腓”字形象地描绘出九月辽阳边塞上草木凋零的情景,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着,“朔风霜气满征衣”一句,将视线转向戍边将士,通过“征衣”这一细节,表现了边关环境的恶劣和戍边生活的艰苦。
“行人欲近燕山宿,雁乳平芜晓不飞”两句,进一步渲染了边塞的孤寂与静谧。行人在接近燕山时选择停留,而平芜之上,大雁似乎也因寒冷或疲惫而不愿飞翔,营造出一种静默而肃杀的氛围。整首诗通过对边塞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戍边生活艰辛的间接展现,表达了对边疆战士的深切同情和敬意,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谒金门.西斋得梅数枝色香可爱一日为泽倅崔仲明窃去感叹不己因赋谒金门十二章以写其怅望之怀·其四叹梅
频点检。依旧雪肌清减。似恨海东花使滥。
不教么凤探。休笑诗人冷淡。道尽影疏香暗。
桃杏虽然无藻鉴。承当应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