骛舲驰桂浦,息棹偃椒潭。
《采菱歌七首·其一》全文
- 注释
- 骛舲:迅速行驶的小船。
驰:快速行进。
桂浦:长有桂花的江岸,此处泛指风景优美的水边。
息棹:停止划桨,比喻休息。
偃:停放,此指船停泊。
椒潭:长满椒树的水潭。
箫弄:吹奏箫曲。
澄湘北:澄清的湘江之北,澄湘也可理解为使湘江澄清,形容箫声清越。
菱歌:采菱人所唱的歌,此处泛指江南水乡的民歌。
清汉南:清澈的汉水之南,形容歌声清脆悦耳。
- 翻译
- 船儿在桂花飘香的江边疾行,停桨歇息在长满椒树的水湾。
北面湘江上悠扬的箫声缭绕,南边汉水旁菱角歌声清澈婉转。
- 鉴赏
这首诗是鲍照的《采菱歌》七首中的第一首,创作于南北朝时期。这段诗描绘了农妇在水边采摘菱角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如“骛舲驰桂浦”和“息棹偃椒潭”,诗人展现了一个宁静而生动的画面,其中水波荡漾,船只在水上轻快地滑行,人们在岸边休息,树木倒映在水中。
接下来的“箫弄澄湘北”和“菱歌清汉南”,则通过对声音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采菱时的悠扬乐音和欢快歌声。其中,“箫”是一种古代的吹奏乐器,诗中提到的“箫弄”传递出一种淡远而悠扬的声音,带有一种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菱歌”则是采菱时农妇们高声歌唱的场景,充满了生命力和欢愉的情绪。
整首诗通过对视觉和听觉细节的精心刻画,展现了一个生机勃勃、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图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