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瑶台散天花词·其一》
《瑶台散天花词·其一》全文
宋 / 白玉蟾   形式: 七言绝句

夜半泠然八风,下观四海气濛濛。

头忽三更上,上有琼楼二重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八风(bā fēng)的意思:指八种外在的风吹草动,比喻各种外界的干扰和诱惑。

二重(èr chóng)的意思:指事物有两重,或者表示程度、数量加倍。

海气(hǎi qì)的意思:指自负、傲慢、目中无人的态度或气势。

泠然(líng rán)的意思:形容心境宁静、冷静自若的样子。

琼楼(qióng lóu)的意思:指美丽高雅的楼阁,也用于比喻高尚的品质或美好的事物。

三更(sān gēng)的意思:指夜间的最后一更,也指深夜。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四海(sì hǎi)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广阔的天地。也表示四面八方、各个地方。

头忽(tóu hū)的意思:头脑迷糊、思维不清晰

夜半(yè bàn)的意思:指夜晚的中间时刻,也引申为事情的最关键或最紧要的时刻。

注释
夜半:深夜。
泠然:轻盈的样子。
御:驾驭。
八风:指四方和上下八方的风。
下观:向下看。
四海:泛指广阔的海洋。
气濛濛:形容雾气弥漫。
忽已:忽然已经。
三更上:已经到了三更时分。
琼楼:美玉建造的楼阁,比喻华丽的宫殿。
十二重:有十二层之多。
翻译
深夜中轻盈地驾驭八面清风
向下看去,只见四海烟波浩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白玉蟾的《瑶台散天花词》之一。从鉴赏角度看,诗人通过夜半御风、下观四海的宏大画面,展现了超脱凡尘、通灵解神的意境。

"夜半泠然御八风"一句,以清凉的夜晚和八方之风为背景,设定了一种神秘而又宁静的氛围。这里的“御”字,意味着诗人不仅是感受这份凉风,更是在以一种超然的姿态驾驭它。

"下观四海气濛濛"则透露出诗人俯瞰世界的胸襟和眼界。在这个画面中,“四海”象征着广阔无垠的世界,而“气濛濛”则是对这世界中云雾缭绕、变化莫测的一种描写。

"举头忽已三更上,上有琼楼十二重"两句,通过时间和空间的双重跳跃,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越现实时间与空间限制的追求。这里的“三更”指夜晚最深沉的时候,而“琼楼十二重”则是一个充满仙气的意象,代表着一个高洁、神秘而又遥不可及的地方。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超越,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以及对于现实世界与理想境界之间关系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白玉蟾

白玉蟾
朝代:宋   字:如晦   号:琼琯   籍贯:南宋时   生辰:1134~1229

白玉蟾(1194-1290),南宋时人,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定居福建闽清。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
猜你喜欢

讨源书屋对雨

昨日传宣晓问安,雨如不诣是矜端。

晨趋退食对?雭,恰喜衣衫生薄寒。

(0)

题陆治四时蔬果卷十六首·其十蒲萄

有苞无核亦奇哉,绿玉琼浆到口开。

堪證汉书非大误,移根新自叶羌来。

(0)

罨画窗

肩舆取暇陟云衢,憩众因之摘句吾。

那识此窗名罨画,分明眼底看西湖。

(0)

纳翠轩口号

假山植真树,当春亦向荣。

何必分宾主,都来强与名。

(0)

众春园杂咏叠旧作韵·其二

不作金椎和世光,隐于屠酒且徜徉。

坡翁咏古惟形已,便阅葆祠过步廊。

(0)

阜平道中作·其三

十年一度过巡骖,朴素民风尚所谙。

野老携儿擎薤献,讶如任氏悟庞参。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