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宋朝李昭玘的《睡起》,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病中之人面对春愁时的内心世界与梦境体验。
首句“病夫无酒破春愁”,开篇即点明人物状态——病体缠身,无法借酒消愁,春日的生机反而触动了内心的忧郁。一个“破”字,生动地展现了春愁难以排遣的情境。
次句“扫榻焚香作睡谋”,描述了主人公试图通过清扫床榻、焚香静心来营造适宜睡眠的环境,以求暂时忘却烦恼。这里的“谋”字,既表现了主人公对睡眠的渴望,也暗示了他内心的挣扎与无奈。
“梦觉不知身是蝶”,这一句运用了庄周梦蝶的典故,表达了主人公在梦中与现实之间的模糊界限。梦中的他仿佛化身为蝴蝶,自由自在,忘记了自己病体的身份,暂时摆脱了现实的束缚和困扰。
最后一句“午鸡声里思悠悠”,以午后的鸡鸣声作为背景,将主人公从梦境拉回现实。鸡鸣打破了宁静,也唤醒了他深沉的思绪。在鸡鸣声中,主人公的思绪依旧悠远,充满了对生活的感慨与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典故运用,展现了病中之人面对春愁时内心的复杂情感,以及从梦境到现实的心理转变,富有哲理意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意难忘.与夫子夜坐,书此述怀
前世何缘,喜今生聚首,声气相联。
伯鸾偕德耀,玉树配青莲。言既合、意双虔。
更避俗心坚。最堪欣、案眉朝夕,彼此生怜。
不须悟道参禅。领衡门幽趣,纸阁芦帘。
埋名追隐士,养性学闲仙。棋共著,韵同拈。
每并坐齐肩。志清高、心存忠恕,仁义求全。
金缕曲.落花
无计春光老。怅回廊、蝶魂刚醒,莺愁未了。
闷把银钩垂不上,偏是沾衣风小。
任铺遍、一阶慵扫。
每借栏杆低护住,几多时、却又依芳草。
休独立,空庭悄。梦回怎奈纱窗晓。
转妨它、蛛丝半罥,蜂须乍搅。
两架秋千人已去,落向墙头更好。
莫须怨、玉箫声渺。
□□□□□□□,月明时、特地添烦恼。
谁又管,绿阴早。
百字令·其七六月十五日京闱题壁
几何日月,记秋风江上,分明此地。
矮屋依然乡树远,真个人生如寄。
旧境何常,虚名未必,莫再牵人意。
槐清锁院,一时风景重记。
可叹百尺高技,风尘困折,变作柔条细。
多买胭脂学涂抹,也要妆成妩媚。
千古文章,百年事业,愧煞雕虫技。
低头为此,消磨多少豪气。
满江红·其八风雨泊舟江心,四和前韵
对此茫茫,何处问、垆边酒价。
那更禁、风吹浪打,水流花谢。
点点寒从双鬓入,丝丝愁共千行洒。
只此中、眼泪满春江,无穷者。笑补石,虚空罅。
叹填海,蓬瀛下。想隔江烟树,依稀村社。
带瞑连阴天似墨,湿云粘梦云如马。
总江南、江北影模糊,孤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