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老甄官,薄物不枯窳。
《宣窑蟋蟀筒为半查·其三》全文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老甄官对微小生命的爱护与珍视,展现了他对待事物的细心与尊重。通过“薄物不枯窳”一句,可见老甄官对待每一件事物都极为用心,不让它们受到损害。呵护到微虫,表现了他对自然界中最小生物的关注与保护,这种行为体现了他的慈悲心和对生命价值的深刻理解。
“珍重叨藏弆”则表达了老甄官对这些被他保护的生命的珍惜之情,他将它们视为宝贵之物,收藏起来,以供后人欣赏与学习。这一句不仅体现了老甄官的收藏爱好,更反映了他对自然界的敬畏之心以及对文化遗产的重视。
接下来,“鹪鹩见之叹,予独忧风雨”两句,通过对比老甄官的行为与外界的风雨无常,强调了老甄官行为的可贵之处。鹪鹩,一种小鸟,此处象征着弱小的生命。老甄官的行为让弱小的生命得以庇护,而诗人自己却担忧着外界的风雨可能带来的破坏。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老甄官行为的赞赏,也暗含了对自然界脆弱生命的关怀与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老甄官对生命的尊重与爱护,以及诗人对这种行为的赞美与反思,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下水船.青杏,拟前人
原上青青杏。莺啄华零犹剩。
无意迎人成阴,暗中谁省。临水影。风后余红落定。
才见枝枝珠孕。渐清挺。启齿愁酸性。
街市喧声入听。沉水浮饧,生鲜露盘光莹。今无竞。
独让青梅如豆,争说词人成咏。
湘月·其一冬至题秋声集,用石帚韵,并谱四声
止云恋笛,絮蛩天短韵,消遣光景。
水作愁怀,暗化尽、激石嘶风吟兴。
万响都清,千愁同诉,一卷凄烟冷。
潘鬓羞粉,去时孰与临镜。
应悔祸枣灾梨,栖灵话梦,影心兵诗阵。
不数名场,甚霸国、龙虎输谁偏胜。
漫理哀弦,须吹暖琯,候转将梅信。
姜词春在,贺囊血剩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