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含秋树晚,波入夜池寒。
- 拼音版原文全文
秋 夜 望 月 唐 /姚 崇 明 月 有 馀 鉴 ,羁 人 殊 未 安 。桂 含 秋 树 晚 ,波 入 夜 池 寒 。灼 灼 云 枝 净 ,光 光 草 露 团 。所 思 迷 所 在 ,长 望 独 长 叹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草露(cǎo lù)的意思:指早晨草地上的露水。
长望(cháng wàng)的意思:远远地望着,渴望着。
长叹(cháng tàn)的意思:长时间地叹息、叹气,表示悲伤、失望或无奈的心情。
光光(guāng guāng)的意思:没有一点儿剩余或残留。
羁人(jī rén)的意思:指被囚禁、束缚或限制在某个地方的人。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入夜(rù yè)的意思:指太阳下山,天黑的时候。
所在(suǒ zài)的意思:位置、所在的地方
所思(suǒ sī)的意思:所思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某人思考问题时的状态,表示思虑周详、深思熟虑。
云枝(yún zhī)的意思:云朵上的枝条,比喻美好而短暂的事物。
灼灼(zhuó zhuó)的意思:形容光亮明晃晃的样子,也用来形容热情洋溢、生机勃勃的景象。
- 注释
- 明月:明亮的月亮。
馀鉴:剩余的光辉。
羁人:旅人。
殊未安:非常不安。
桂:桂花。
秋树:秋天的树木。
晚:夜晚。
波:池水波纹。
灼灼:鲜明的样子。
云枝:云朵下的树枝。
净:清晰。
光光:明亮。
草露:草丛中的露珠。
团:圆润。
所思:思念的人。
迷所在:迷失了方向。
长望:长久地凝望。
独:独自。
长叹:深深的叹息。
- 翻译
- 明亮的月亮留下清辉,旅人的心却难以安宁。
桂花在秋夜的树上悄然绽放,夜晚的池水更显寒冷。
云朵下的树枝清晰可见,草丛中的露珠晶莹圆润。
思念的人迷失了方向,我长久地凝望,只能独自叹息。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个静谧的秋夜景象,诗人借此表达了一种孤独和怀念之情。首句“明月有馀鉴”写出了皎洁的月光如同一面镜子,映照着夜晚的宁静与冷清,也反衬出诗人的心境。紧接着,“羁人殊未安”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不安和孤独感受。
第三句“桂含秋树晚”中的“桂”指的是桂花,它在秋天开得较迟,且香气浓郁,这里用以形容夜色之深,也暗示了一种淡淡的忧愁。"波入夜池寒"则是描绘了水流缓缓进入池中,反射出月光和秋意,环境与内心交织,传达了一种清冷孤寂。
“灼灼云枝净”和“光光草露团”两句,前者通过对云的描述强调了夜空之纯净无瑕;后者则是对草上露珠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细腻与宁静。
最后,“所思迷所在,长望独长叹”表达了诗人心中所思念的人或事物,虽不明确指向,却让人感到一种深远且悠长的情感波动。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传递出了一种超越时间与空间的情感共鸣,是一篇深情而又带有淡淡忧愁色彩的秋夜月下抒情之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溪上赏芙蓉
娇红腻绿暖生春,步绕清溪锦帐新。
花意不须羞白发,五朝得见太平人。
章泉言语妙天下知仆无诗能且未识面乃时以佳篇见饷何也不敢再虚盛意勉次韵二篇以谢·其二
吟罢新诗却看书,先生必自爱吾庐。
天开上寿供椽笔,地出佳泉相广居。
自古莘耕怀道义,只今舜德起陶渔。
直须大老归来好,莫道高情与世疏。
子敬见和食雪诗仍次前韵
色如姑射未全真,消得新诗脍炙人。
冰不待藏须洁齿,冻何须解要濡唇。
烹茶尚有齑盐味,食檗难誇曲米春。
剩欲清凉非内热,不应宴赏羡诸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