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金萱》
《金萱》全文
明 / 彭孙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忘忧佳种朱阳,淡色庭阴媚柘黄

不减竺仙茎草相,恰宜西母道家妆。

擎条露掌铜支寿,弄采铃盘妾佩长。

栽向慈帏俱绕砌,北堂今是郁金堂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北堂(běi táng)的意思:指朝廷或官署的宫殿大堂,也比喻高官显贵的居所。

不减(bù jiǎn)的意思:不减表示数量或程度没有减少,保持不变。

慈帏(cí wéi)的意思:慈帏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指的是慈爱温和的样子,也可以形容某人的言行举止温和可亲。

道家(dào jiā)的意思:道家是中国古代哲学学派之一,强调追求道的真理和自然的本质。

佳种(jiā zhǒng)的意思:指优良的种子或种苗,也比喻优秀的人才或良好的事物。

金堂(jīn táng)的意思:金堂指的是金碧辉煌的殿堂,比喻富丽堂皇、华丽壮观的场所。

露掌(lù zhǎng)的意思:指露出手掌,形容人手无缚鸡之力,没有能力或力量。

母道(mǔ dào)的意思:指母亲的教诲和道德规范。

忘忧(wàng yōu)的意思:忘记忧愁,摆脱烦恼

西母(xī mǔ)的意思:指古代官员因为贪污受贿而被贬谪到边远地区。

郁金(yù jīn)的意思:指黄金、珍宝等贵重物品积压在一处,比喻财富丰富。

柘黄(zhè huáng)的意思:形容柿子未成熟,颜色呈现黄色。

朱阳(zhū yáng)的意思:指阳光明媚、明亮照耀的样子。

郁金堂(yù jīn táng)的意思:指宫殿、府邸等装饰华丽、金碧辉煌的场所。

鉴赏

这首诗以“金萱”为题,描绘了一株在庭院中生长的萱草,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寓意,展现出一种宁静而高雅的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萱草与多种意象相结合,营造出一幅生动的画面。

首先,“忘忧佳种避朱阳”,开篇即点明萱草的特性——它能让人忘却忧愁,远离炽热的阳光,暗示其具有抚慰心灵、带来清凉与宁静的作用。接着,“淡色庭阴媚柘黄”,通过对比色彩,描绘出萱草在庭院阴凉处的淡雅之美,与周围的环境相得益彰,增添了几分温馨与和谐。

“不减竺仙茎草相,恰宜西母道家妆”,这里将萱草与佛教中的竺仙和道教中的西母相联系,进一步强调其超凡脱俗、与世无争的气质,同时也暗示了其在精神层面的寄托意义。接下来,“擎条露掌铜支寿,弄采铃盘妾佩长”,通过细节描写,展现萱草在露水滋润下的生机勃勃,以及其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同时借以表达对长寿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栽向慈帏俱绕砌,北堂今是郁金堂”,将萱草与家庭、亲情紧密相连,寓意着萱草如同母亲般的慈爱与关怀,能够温暖人心,营造出一个充满爱与和谐的家庭氛围。这里的“郁金堂”可能象征着一种充满香气、充满爱意的空间,进一步强化了萱草在情感与精神层面的象征意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金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外在的美丽与内在的品质,更蕴含了深厚的情感与哲理,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对亲情与和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精神寄托的追求。

作者介绍
彭孙贻

彭孙贻
朝代:明   字:仲谋/羿仁   号:茗斋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生辰:1615~1673年

彭孙贻(1615~1673年),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自称管葛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你喜欢

上元三绝·其三

江边灯火似秋萤,哀怨山歌不可听。

自怪今春牢落甚,禅房止酒读黄庭。

(0)

嘉禾百咏·其八十三霍将军庙

弼汉功非浅,谗夫可奈何。

海神今亦畏,安敢布风波。

(0)

嘉禾百咏·其六十五水陆院

白昼重门寂,苍苔古殿深。

老僧香火罢,松柏夜森森。

(0)

望江南/忆江南.与龙靓

青楼宴,靓女荐瑶杯。

一曲白云江月满,际天拖练夜潮来。人物误瑶台。

醺醺酒,拂拂上双腮。

媚脸已非朱淡粉,香红全胜雪笼梅。标格外尘埃。

(0)

解语花

轻雷殷殷,小枕惊回,帘影摇庭户。嫩凉遥度。

江云堕、结作西窗暗雨。闲阶静伫。

叹疏袂、愁宽一缕。凭画栏,润叶鸣条,总是安秋处。

因唤扁舟晚渡。渐闻歌招得,采菱俦侣。临平归路。

花无数、应识汀洲倦旅。飞红怨暮。

长趁得、断鸿南浦。闲枕衾,谁更无聊,应最怜纨素。

(0)

幽居四景·其三窗月

山月流素晖,小窗绝嚣响。

四壁寂无声,合座生灵爽。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