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作(bù zuò)的意思:不做,不从事某种行为或活动
触目(chù mù)的意思:形容景象或事物引人注目、令人震撼。
放舟(fàng zhōu)的意思:比喻放手让自然发展,不加干涉或阻碍。
风发(fēng fā)的意思:形容人精神焕发、容光焕发。
鸡鸣(jī míng)的意思:鸡鸣是指天亮的时候,鸡鸣声响起,也比喻事情的真相或实情被揭示出来。
江城(jiāng chéng)的意思:指大江流域中的城市,特指长江流域的城市,也可泛指美丽的城市。
连四(lián sì)的意思:连续四个
两岸(liǎng àn)的意思:指海峡两岸,特指台湾海峡两岸的关系。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藕花(ǒu huā)的意思:指人的容貌或言谈举止美好而出众。
水国(shuǐ guó)的意思:指一个地方或国家水多、水势汹涌,或者指一个人喜欢水,善于水上活动。
四野(sì yě)的意思:
[释义]
(名)广阔的原野(就四周展望说)。
[构成]
偏正式:四(野
[例句]
四野的秋色很迷人。(作定语)微风(wēi fēng)的意思:微弱的风,指轻柔的风。
一帆(yī fān)的意思:形容事情进展顺利,一帆风顺。
月夜(yuè yè)的意思:指夜晚的月亮和夜色,常用来形容夜晚的美丽和宁静。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于河畔的宁静夜晚,月光皎洁,两岸荷花盛开的景象,充满了自然之美与淡淡的忧愁。首句“河畔微风发,鸡鸣便放舟”以轻柔的笔触勾勒出清晨时分,微风拂过河面,鸡鸣唤醒新的一天,诗人即刻启程,乘舟而行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接着,“一帆明月夜,两岸藕花秋”两句,将画面推向高潮。在明亮的月光下,诗人独自一人乘着小舟,穿梭于两岸盛开的荷花之间,仿佛置身于一幅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画卷之中。这里的“藕花秋”不仅指季节的更迭,也暗含了一种时间流逝的感慨,使整个画面更加丰富和深邃。
“不作江城客,谁知水国幽”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城市喧嚣的厌倦。他选择远离尘嚣,独享这份宁静与美好,似乎在说,只有在这片水国之中,才能真正体会到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最后,“虫声连四野,触目尽生愁”以虫鸣声起,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四野虫鸣,虽是自然之音,却也触动了诗人的思绪,引发了他对人生、对自然、对孤独的深刻思考。这种愁绪并非消极悲观,而是对生命、宇宙的一种深刻感悟,是对自然美的细腻体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内心世界的探索,是一幅富有诗意的水乡夜游图。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