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情堪位果,历硕只脩持。
藓剥山门冷,僧归洗钵迟。
辟支(pì zhī)的意思:指能够辨认是非、分辩是非的能力。
朝寺(cháo sì)的意思:指早晨或黎明时分去寺庙祈福、烧香拜佛。
出宝(chū bǎo)的意思:指人才出众,出类拔萃。
丹青(dān qīng)的意思:指绘画、写字等艺术创作。
峨眉(é méi)的意思:形容山势高耸、峰峦叠嶂。
法云(fǎ yún)的意思:指法律的威严和权威。
罘罳(fú sī)的意思:形容事物错综复杂,纷乱杂乱。
古刹(gǔ chà)的意思:指古老的佛寺或庙宇。
灌木(guàn mù)的意思:比喻人才浅薄或知识不广博。
经文(jīng wén)的意思:指有关经书、文献的内容或言论。
礼辟(lǐ pì)的意思:礼貌地拒绝或回避。
莲台(lián tái)的意思:指高高在上的位置、地位或身份。
龙鳞(lóng lín)的意思:形容众多或密集。
密印(mì yìn)的意思:指用印章或密封的方式,对文书进行保密处理。
迷津(mí jīn)的意思:迷失方向,不知所措
鸟迹(niǎo jì)的意思:指鸟类在地面上留下的痕迹,比喻事物的迹象或蛛丝马迹。
前朝(qián cháo)的意思:指过去的朝代或时期。
然灯(rán dēng)的意思:形容灯火辉煌、明亮。
山门(shān mén)的意思:指山脉中的门户,也比喻进入某个地方或机构的入口。
石像(shí xiàng)的意思:指用石头雕刻成的像。也比喻僵化、呆板的形象或者人物。
天眼(tiān yǎn)的意思:指具有极高的观察、洞察力的人或事物。
贤劫(xián jié)的意思:贤劫指的是聪明、有才能的人所经历的困难和考验。
香象(xiāng xiàng)的意思:形容某人的名声好,声誉远播。
异代(yì dài)的意思:指不同的时代或社会背景下的人或事物之间的不同,具有对比的意味。
银海(yín hǎi)的意思:指银光闪烁的大海,比喻广阔无边的海洋或大量的银子。
有情(yǒu qíng)的意思:指有感情、有情义。
真似(zhēn sì)的意思:真实如实、真像、非常相似。
这首诗描绘了普贤寺的景象与氛围,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和宗教的庄严气息。
首联“古刹前朝寺,荒城异代碑”点明了寺庙的古老与历史的变迁,古刹与荒城形成对比,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厚重。
颔联“龙鳞扶灌木,鸟迹落罘罳”运用生动的比喻,将古老的龙鳞与灌木、鸟迹与罘罳(寺庙的装饰物)相结合,描绘出一幅自然与历史交融的画面,既有生机又有岁月的痕迹。
颈联“石像丹青老,经文密印奇”进一步强调了寺庙的古老与神秘,石像历经岁月而显得更加庄重,经文密印则透露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尾联“谁来證天眼,真似到峨眉”表达了对真正理解与体验寺庙精神之人的期待,仿佛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真正领略到寺庙的深邃与庄严,如同到达峨眉山一般。
接下来的四句“银海横香象,莲台出宝池。有情堪位果,历硕只脩持”描绘了寺庙内的景象与修行的氛围,银海、香象、莲台、宝池等意象,营造出一种神圣与清净的环境,象征着修行者追求的境界与目标。
尾段“藓剥山门冷,僧归洗钵迟。沉灰贤劫尽,梵网法云垂”通过描述山门的冷寂、僧人晚归、灰烬与法云的象征,展现了寺庙在现代社会中的孤独与坚守,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轮回与佛教教义的永恒。
最后一句“倘许迷津照,然灯礼辟支”表达了诗人希望寺庙能成为指引人们走出困惑、找到真理的灯塔,寓意着普贤寺不仅是佛教的圣地,也是心灵的避风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普贤寺的描绘,展现了其悠久的历史、庄严的氛围以及深刻的宗教内涵,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追求与人生哲理的思考。
岁月人间促,烟霞此地多。
殷勤竹林寺,能得几回过。
济源山水好,老尹知之久。
常日听人言,今秋入吾手。
孔山刀剑立,沁水龙蛇走。
危磴上悬泉,澄湾转坊口。
虚明见深底,净绿无纤垢。
仙棹浪悠扬,尘缨风斗薮。
岩寒松柏短,石古莓苔厚。
锦坐缨高低,翠屏张左右。
虽无安石妓,不乏文举酒。
谈笑逐身来,管弦随事有。
时逢杖锡客,或值垂纶叟。
相与澹忘归,自辰将及酉。
公门欲返驾,溪路犹回首。
早晚重来游,心期罢官后。
岳立镇南楚,雄名天下闻。
五峰高阂日,九叠翠连云。
夏谷雪犹在,阴岩昼不分。
唯应嵩与华,清峻得为群。
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