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曲江渔者得鳜鱼弃之目为师婆鱼·其一》
《曲江渔者得鳜鱼弃之目为师婆鱼·其一》全文
宋 / 朱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巨口细鳞初出网,?皮玳瑁乃同斑。

了无骨鲠人人喜,更捣盐齑发笑颜。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玳瑁(dài mào)的意思:比喻人的品质高尚或物品的品质极好。

发笑(fā xiào)的意思:指笑声发出。

骨鲠(gǔ gěng)的意思:指深藏在骨头里的难以除去的骨刺,比喻难以解决的问题或难以摆脱的困境。

巨口(jù kǒu)的意思:指能吞噬一切的巨大口吻,比喻贪得无厌、欲望无度的人。

了无(le wú)的意思:形容完全没有,一无所有

人人(rén rén)的意思:指每个人都具备某种特质或状态。

无骨(wú gǔ)的意思:指人没有骨气,没有原则,容易屈服于他人的压力或诱惑。

笑颜(xiào yán)的意思:形容笑容可爱、和善。

翻译
大嘴小鳞的鱼刚刚被捕捞上来
它的皮像玳瑁一样有着斑驳的花纹
注释
巨口:形容鱼嘴巴很大。
细鳞:指鱼身上的鳞片细小。
初出网:刚从渔网中捕获。
?皮玳瑁:可能指的是某种有类似玳瑁皮色的鱼。
乃同斑:斑驳的花纹。
了无:完全没有。
骨鲠:鱼刺。
人人:每个人都。
喜:喜欢。
更:更加。
捣盐齑:捣碎的腌菜,这里可能指调料。
发笑颜:露出笑容。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渔民捕到美味的鳜鱼,却将它释放的情景。开篇“巨口细鳞初出网,皮玳瑁乃同斑”两句生动地勾勒出了鳜鱼刚从水中被网捞起时的鲜活模样,其中“巨口细鳞”形容鳜鱼的特征,而“皮玳瑁乃同斑”则强调其外观之美,犹如珍贵的玳瑁一般。

接下来的“了无骨鲠人人喜,更捣盐齑发笑颜”两句,则表现出渔民释放鳜鱼后人们的喜悦心情。其中,“了无骨鲠人人喜”表明众人对于这份美食的喜爱,而“更捣盐齑发笑颜”则描绘出即使是在加工这些美味的过程中,人们也脸带微笑,显得十分愉快。

整首诗通过对比鲜活的鳜鱼与人们的喜悦情感,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生命力的尊重,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怀。同时,诗中的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形象生动,体现了宋代词风之清新自然。

作者介绍
朱翌

朱翌
朝代:宋   号:潜山居士   籍贯:省事老   生辰:1097—1167

朱翌(1097—1167)字新仲,号潜山居士、省事老人。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江)。政和八年,同上舍出身。
猜你喜欢

送林述古

圣朝尚文治,侧席思英贤。

下诏宣郡邑,推荐相后先。

所以布衣士,彬彬起林泉。

林君潮阳彦,质美而志坚。

曩从张鲁庵,易学得所传。

韦编已三绝,亹亹通幽玄。

青衿立其门,执经望开宣。

箪瓢足自乐,菽水奉亲欢。

念此以终老,富贵浮云然。

吾郡有贤守,奏对枫陛前。

荐子以明经,书名达天官。

州司遂逼迫,促登孝廉船。

入市卖琴书,聊以充盘缠。

上堂别慈母,白发垂双肩。

母曰子行迈,重见知何年。

人生谅难必,出处宁非天。

秋风振落木,高城啸饥鸢。

云海浩无际,川流亦溅溅。

我老不出乡,送子韩江边。

愿言崇令德,保身若冰渊。

远大以为期,忠孝贵两全。

(0)

程烈妇诗二首·其二

人间何事使人惊,一死能全万古名。

合卺已相同穴葬,盖棺宁忍别偷生。

肝肠断折情犹切,节义坚贞命必轻。

多少英雄名达士,临危何不尽忠诚。

(0)

赏菊

东篱昨夜菊花开,邻舍人家酒酦醅。

藜杖芒鞋由一幅,先生正是赋归来。

(0)

题画小景

北辙南辕二十年,更无清梦到林泉。

青山红树西风里,赢得披图一洒然。

(0)

青蝇玷玉谗难辨,金索缠身食不甘。

□彼谮人投畀汝,须教一饱内婪酣。

(0)

游南屏不偶

兰佩荷裳竹箨冠,清癯无奈朔风寒。

饭堂钟罢来何晚,雪夜舟回兴已阑。

俗状尘容劳意马,天光云影动情澜。

石头有路终须到,共听吾师说六观。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