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淞江忆郑虞任》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过 淞 江 忆 郑 虞 任 宋 /项 安 世 独 上 吴 淞 第 四 桥 ,忆 随 郑 老 驻 兰 桡 。白 头 发 佛 平 生 处 ,一 盏 寒 泉 赋 大 招 。
- 翻译
- 独自登上吴淞的第四座桥,回忆起跟随郑老乘船的日子。
满头白发仿佛回到了往昔的生活,举杯寒泉边吟诵《大招》诗篇。
- 注释
- 吴淞:地名,位于中国上海,长江入海口附近。
郑老:指代一位年长的人物,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导师。
兰桡:古代对船的美称,这里指郑老所乘的船。
白头:指诗人的头发已经花白,暗示年龄已大。
髣髴:仿佛,好像,形容记忆中的情景清晰重现。
寒泉:寒冷的泉水,可能象征着清冷的环境或诗人的心情。
大招:古代楚辞中的一篇,这里可能借以表达诗人的某种情感或怀旧之情。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的《过淞江忆郑虞任》。诗人独自漫步在吴淞江畔的第四座桥上,回忆起与郑老一同乘船(兰桡)的日子。他感慨万分,眼前白发苍苍仿佛又回到了往昔的生活场景。在这样的时刻,诗人以一杯冷泉为伴,借《大招》之名,抒发怀旧之情和对友人的深深思念。整首诗情感真挚,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友情的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丙戌偕徐仞千陈梧冈两同年来京会试徐捷得工部陈考得中书余已入彀因对策伤时被放二君强欲留余在京过夏书此谢之
工部原诗客,中书号舍人。
来时同襆被,归路自风尘。
台阁花如锦,关河柳不春。
不如归去好,傲骨自嶙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