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早春雨中的内心世界,充满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首句“江皋日日听鸣鸠”,以“鸣鸠”这一意象开篇,生动地展现了春天江边的景象,鸣鸠的叫声在诗人心中唤起了对季节更替的感知。接着,“独卧看书懒下楼”一句,通过描写诗人的日常生活状态,透露出一种孤独与沉思的情绪。诗人独自躺在床上,沉浸在书的世界里,不愿意离开房间,这既是对外界环境的逃避,也是内心情感的自我疗愈。
“春草何如春梦短”,将春草与春梦进行对比,春梦短暂而美好,春草则象征着生机与永恒。这种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与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生命中那些稍纵即逝的美好瞬间的珍惜之情。
最后一句“人愁不似雨声愁”,将人的情感与自然界的雨声进行比较,指出人内心的愁绪虽然深沉,却不及雨声那般直接而强烈。这里的“雨声愁”可能是指雨滴敲打地面的声音,给人一种连绵不绝、难以排解的感觉,以此反衬出人内心的愁绪可能更加复杂和难以言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自然与人类情感之间关系的思考与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贺新郎.和竹逸江村遇伎之作
寒食江村约。正水上、纷纷士女,采兰调谑。
中有一人曾相识,记在那家帘阁。
惊会面、愁他非确。
细取玉容花下认,果天涯、断雨翻重握。
花欲谢,人犹昨。风前小进休仍却。
从古是、蛾眉燕颔,此身奚托。
我有红绡无穷泪,弹与多情灼灼。
悔则悔、当初轻诺。
十载云英还未嫁,诉伤心、拨尽琵琶索。
且少驻,对春酌。
沁园春.从盱眙山顶望泗州城
立而望之,松耶柏耶,其盱眙乎。
见半空楼阁,林峦掩映,从风城郭,沙涧萦纡。
却顾泗州,洼然在下,呀者成邱水一盂。
中央者,界几条冷瀑,一线明珠。洪涛日夜归墟。
有铁锁浮桥控舳舻。
看奔浑樯马,神功混淼,轰豗赛鼓,天籁欢嘑。
十庙弓刀,百年带砺,落日平田噪野乌。
堪凭吊,怅歌风亭长,泗上雄图。
沁园春.大梁署寓对雪有感
冻角无声,大旗自翻,长河怒号。
正雪作花时,玉鳞狼籍,茶当乳处,珠眼萧骚。
乌鹊枝寒,羝羊窖冷,一片愁成八月涛。
当年事,记昆阳城下,群盗如毛。中原百战有豪。
经几度风吹并浪淘。
叹河名官渡,袁曹安在,地连南顿,冯邓徒劳。
四节飘零,两河萧瑟,且捋黄须命浊醪。
吾已醉,寻市中朱亥,共鼓屠刀。
风流子.月夜感忆
冰蟾飞皓彩,今宵月、胜似昨宵圆。
有一片角声,凄清枕畔,三秋桂子,零乱樽前。
人生事、千龄浑似梦,百计且求仙。
凤舞鸾歌,别来几日,琼楼玉宇,归去何年。
流霞须倾尽,金荷里,鲸饮并吸婵娟。
遥忆庾楼今夜,多少英贤。
想月明千里,战袍不夜,西风万马,杀气临边。
我控云中黄鹄,一笑茫然。
安平乐慢.晴郊纪胜
春水如油,吴船似屋,较他亭馆还多。
燕翻油幕,鸟啄银铃,分棚占断晴坡。
花面梅妆,看帽萦竹粉,袂掠兰莎。蜂蝶媚春罗。
成团打块婆娑。
正春压歌场,花抬酒价,半天戏鼓嵯峨。
曼衍鱼龙遍,念奴悄试一声歌。
急拍将阑,氍毹畔、暝翠微波。
春游晚、半城夜火,盈盈细马双驮。
侧犯.真娘墓和扶荔词韵
碧阑干外,小坟一点衰桃黦。凄咽。
剩綵袂、飞灰化蝴蝶。灵旗飘复偃,社火明还灭。
芳骨约西子,吴天诉潭月。
三生事,五更风,阵阵饧箫歇。耳边怯。
怕枝头、又到啼红鴂。昨夜听歌,石场如雪。
夜台犹卸,玉簪偷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