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静月光寒,霜落桐阴瘦。
拭目捡陈笺,燃纸温余酒。
这首《卜算子·客窗夜坐》由清代诗人徐喈凤所作,描绘了深夜客居他乡之人的心境与感受。
首句“夜静月光寒”,以“静”字点明时间,夜晚的宁静与寒冷的月光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清冷的氛围。接着,“霜落桐阴瘦”一句,通过霜降后梧桐树阴的消瘦,进一步强化了环境的凄凉感,同时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坐对残灯未敢吹,四壁虫声透”两句,将读者带入一个更加幽暗、寂静的空间。残灯象征着孤独与希望的微弱,而四壁传来的虫鸣声,则是自然界的生命力在寂静夜晚中的回响,既增添了环境的生动性,也反衬出人的孤独与无助。
“拭目捡陈笺,燃纸温余酒”则展现了主人公在这样的夜晚中,试图寻找慰藉的行为。擦拭眼睛,整理旧日的诗笺,点燃纸张,温热剩余的酒,这些动作透露出一种对过往记忆的怀念与对当前处境的无奈。
最后,“忽忆当年度曲人,欲睡沉吟久”表达了主人公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面对现实时内心的挣扎与思考。这一句不仅深化了主题,也让人感受到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
整体而言,《卜算子·客窗夜坐》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深夜客居异乡之人的内心世界,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对时间、对自我反思的独特视角。
泛爱何人枉素书,银钩奕奕到田庐。
朋游久许贫方耐,宦学空怜老更疏。
回雁峰前应梦到,放龟池上也斋居。
相期保社同香火,口祷功名乞与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