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朝来(zhāo lái)的意思:指事物逐渐变好或发展的趋势。
画图(huà tú)的意思:用图画或图表等形式来表示或说明事物。
尽日(jìn rì)的意思:整天,一整天
九籥(jiǔ yuè)的意思:指古代帝王用来祭祀天地的乐器,比喻极为庄重隆重的场合。
灵气(líng qì)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具有灵动、活泼的气质和能量。
名山(míng shān)的意思:指有名的山峰或山脉,也用来形容有声望、有名望的人或事物。
蓬壶(péng hú)的意思:指草编的水壶,比喻穷苦无依。
栖鹤(qī hè)的意思:指鹤栖息在高处,喻指人处于高位、高职或高级社会地位。
青黛(qīng dài)的意思:指通过勤奋学习或工作而获得的成就或荣誉。
入画(rù huà)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一件事物具备了具备了艺术价值,可以被描绘到画中。
三珠(sān zhū)的意思:三颗珠子,比喻宝贵的东西或珍贵的人才。
上元(shàng yuán)的意思:指元宵节,也指元宵节时期。
仙都(xiān dōu)的意思:指仙人居住的地方,也用来比喻美丽幽静的地方。
相携(xiāng xié)的意思:一起前进,共同努力
云岭(yún lǐng)的意思:云岭指的是连绵起伏的山峦,形容山峦重叠、云雾缭绕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事物连续不断,无法穷尽。
宰相(zǎi xiàng)的意思:宰相指的是国家的最高官员,也可引申为权力最高的人。
自名(zì míng)的意思:
(1).自称;自命。 宋 苏轼 《辛丑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途中作口号》:“诗人如布穀,聒聒常自名。”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六:“京师沟渠极深广,亡命多匿其中,自名为‘无忧洞’。”《金史·陈规传》:“南渡后,諫官称 许古 、 陈规 ,而 规 不以訐直自名,尤见重云。”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做“杂文”也不易》:“虽然自名为‘文艺独白’,但照 林先生 的看法来判断,‘散文非散文,小品非小品’,其实也正是‘杂文’。”
(2).因自己在某一方面有所成就而闻名。《南史·文学传·吴均》:“先是, 均 将著史以自名,欲撰《齐书》,求借 齐 起居注及群臣行状。” 唐 韩愈 《张中丞传后序》:“ 翰 以文章自名,为此传颇详。” 金 王若虚 《诗话》:“近岁诸公以作诗自名者甚众,然往往持论太高。”
(3).自通名姓。《后汉书·赵孝传》:“ 孝 既至,不自名,长不肯内。”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叶台山的壮丽景色,以“寿叶台山太师二首(其一)赋得三山列翠”为题,作者伍瑞隆在明代创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山川之美与自然之灵。
首句“巑岏青黛拥仙都”,以“巑岏”形容山势高耸,青黛色的山峦环绕着仙境般的都邑,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壮丽的氛围。接着,“万壑千峰入画图”一句,将眼前的山峦比作一幅精美的画卷,形象地展示了山川的雄伟与细腻。
“地自名山开九籥,树从栖鹤识三珠”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独特景观。名山自开九籥,意味着山中有九个门户或洞穴,象征着山的神秘与丰富;而树上的三珠,可能是指传说中的珍贵果实,暗示山林中充满了神奇与宝藏。
“白云岭上元堪悦,灵气朝来尽可呼”则表达了诗人对山中灵气的向往与追求。即使是在白云覆盖的山岭之上,也难以满足对山中灵气的渴望,清晨时分,这些灵气仿佛可以呼唤而来,展现出山中独特的生命力。
最后,“我欲山中寻宰相,相携尽日醉蓬壶”表达了诗人想要深入山中探寻隐居的贤能之士,并与之共度美好时光的愿望。这里,“宰相”不仅指政治上的高官,也象征着智慧与德行兼备的贤人。“蓬壶”则是古代传说中的仙岛,象征着理想中的避世之地。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叶台山的壮丽景色与神秘氛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