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牡丹》
《牡丹》全文
宋 / 石延年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春风晴昼浮光玉作肌肤罗作裳。

独步世无吴苑艳,浑身天与汉宫香。

一生多怨终羞语,未剪相思断肠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独步(dú bù)的意思:独自行走,超越他人,独一无二

断肠(duàn cháng)的意思:形容极度悲痛,心碎。

浮光(fú guāng)的意思:浮光指的是光亮闪烁的现象,也可用来形容虚幻、不真实的景象。

汉宫(hàn gōng)的意思:指古代汉朝的宫殿,也用来形容豪华富丽的宫殿。

浑身(hún shēn)的意思:指整个身体或全身上下。

肌肤(jī fū)的意思:肌肤指皮肤,也用来形容关系密切、亲近无间的关系。

起浮(qǐ fú)的意思:指事物在水面上上下浮动,比喻形势不稳定或人心浮动。

晴昼(qíng zhòu)的意思:指晴朗的白天。

吴苑(wú yuàn)的意思:指春天的花园或乐园。

相思(xiāng sī)的意思:相互思念、思念对方的心情。

一生(yī shēng)的意思:指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人生过程。

玉作(yù zuò)的意思:比喻人的才华或品质像玉一样珍贵、高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牡丹花的美丽景象,同时也融入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独特感慨和个人情感。开篇“春风晴昼起浮光,玉作肌肤罗作裳”两句,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牡丹在阳光下的姿态,将其比喻为精致细腻的玉质肌肤和华丽的丝织衣裳,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

接下来的“独步世无吴苑艳,浑身天与汉宫香”则进一步强化了牡丹的非凡之处,将其与历史上著名的吴苑进行比较,暗示这牡丹不仅美丽,而且拥有超越时空的绝妙香气。

然而,从“一生多怨终羞语,未剪相思已断肠”两句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忧伤与无奈。这里的“多怨”和“羞语”表达了对过去某些不如意情事的回忆和遗憾,而“未剪相思已断肠”则透露出一种深藏的情感割裂,似乎牡丹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痛苦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整首诗通过对牡丹外在之美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流露,展现了一种复杂的情感纠葛,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作者介绍
石延年

石延年
朝代:宋   字:曼卿   籍贯:原籍幽州(今北京市一带)   生辰:994~1041

石延年(994年~1041年),北宋官员、文学家、书法家。字曼卿,一字安仁,南京宋城(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人。石延年早年屡试不中,宋真宗年间以右班殿直,改太常寺太祝,累迁大理寺丞,官至秘阁校理、太子中允。北宋文学家石介以石延年之诗,欧阳修之文,杜默之歌称为“三豪”。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年)二月四日,石延年卒于京师开封,年四十八岁。石曼卿尤工诗,善书法,著有《石曼卿诗集》传世。
猜你喜欢

纪别三章·其三

小子复牵衣,岐路含百虑。

不知行何方,强欲偕我御。

念当远乖离,何忍挥之去。

悲哉游子吟,斯须哀乐具。

中怀如悬旌,摇摇不得住。

依依天属亲,抚事愧童孺。

(0)

过应山县吊杨忠烈公

呜呼!有明神宗之季国卼臲,光宗继之更短折。

维时先生官给事,顾命乃与大臣列。

防微肩巨定大计,选侍移宫一朝决。

再起中丞赴双阙,大柄已被阉人窃。

干儿义孙满庙廊,二十四罪愤所切。

赤县争高宦者祠,彤庭遍染中丞血。

讵有婪赃杨大洪,舍人宁死心如铁。

或言汉之厨顾洁其名,唐之牛李营其穴。

宋之洛蜀明东林,党祸纷纷蹈覆辙。

封疆已被门户误,遂讥先生太激烈。

我谓此言殊不然,藉口保身附明哲。

假使当年稍媕婀,张禹孔光更何别?

君子岂能误国家,目为党人正气绝。呜呼!

正气绝,国乃灭。

(0)

宿驿南

停骖问古驿,山色入樵歌。

惟有客愁远,不堪秋雁过。

天低云气老,野阔北风多。

此去柴桑近,东篱今若何。

(0)

赠田琢如

四郊鸡犬是秦余,淳朴还推水竹居。

地僻肯从游子借,径荒先命野人锄。

瓶封菊蕊冬藏酒,馔入溪头早市鱼。

天半逢君能爱客,不妨高枕当吾庐。

(0)

祝山如席上同钱饮光先生夜话·其一

熟读《离骚》夜雨残,床头《周易》共盘桓。

鹃从蜀破犹称帝,松自秦亡懒署官。

钵冷瞿昙归后托,诗工摩诘晚年看。

草堂幽处梅花发,偏与人间斗岁寒。

(0)

登北固山

绝岭横江岸,登楼望渺然。

潮来徐福岛,山出寄奴泉。

境界分吴楚,波涛混海天。

千秋征战地,今喜靖烽烟。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