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高百灵肃,山空众响厉。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灵(bǎi líng)的意思:形容声音嘹亮清脆,像百鸟齐鸣一样。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冰霜(bīng shuāng)的意思:形容寒冷的天气或环境。也用来比喻严寒的态度或态度冷漠。
得名(dé míng)的意思:获得名字或称号
洞壑(dòng hè)的意思:指山谷、峡谷等地形,也比喻深奥、博大精深的学问或思想。
句曲(jù qǔ)的意思:指言辞巧妙,能够引人思考和理解的文辞。
隆替(lóng tì)的意思:指事物的兴衰更迭,替代变化。
冥契(míng qì)的意思:指默契或默契无需言传。形容双方心灵相通,无需言语即可理解对方的意思。
去来(qù lái)的意思:指人来去的动作或事物的往来。
天际(tiān jì)的意思:指天空的边缘或远方。
图穷(tú qióng)的意思:指人在计划、手段、资源等方面已经用尽,无法再有进展。
物隐(wù yǐn)的意思:指物体隐藏或隐匿起来。
仙蜕(xiān tuì)的意思:指人或事物由凡俗境地转变为高尚或卓越的境地。
依夕(yī xī)的意思:夜晚依偎在一起
舆步(yú bù)的意思:指被人指使或操纵,毫无自主权和自由意志,像木偶一样行动。
真仙(zhēn xiān)的意思:真正的仙人或神仙
真人(zhēn rén)的意思:真实的人,指真正有才能、有本事的人。
自白(zì bái)的意思: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过错等进行坦白、承认。
- 鉴赏
此诗《游茅山》由明代诗人钟惺所作,描绘了作者一次游览茅山的经历与感悟。
首联“山以人得名,去来关隆替”开篇点题,指出山峰之所以闻名,是因为有人的足迹和故事,而人的来去则关乎着山的兴衰变迁。接着“犯雨访句曲,谅亦有冥契”两句,写出了作者在风雨中探访句曲山的场景,暗含着与山之间似乎有着某种神秘的联系或默契。
“依夕忽如朝,舆步踏残霁”描绘了夕阳与晨光交错的奇妙景象,以及作者在雨后初晴的山路上行走的情景,表现出一种时间流转、自然更迭的美感。
“天高百灵肃,山空众响厉”进一步渲染了山间清寂的氛围,天空高远,万物肃穆,山谷空旷,各种声响显得格外清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庄严的意境。
“岭上自白云,真人已天际”则通过白云与远方的景象,象征着仙人已远离尘世,隐居于天边,表达了对仙道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最后,“始悟洞壑迹,祗是真仙蜕”点明了作者通过这次游览茅山的经历,开始领悟到洞穴与山谷中的痕迹,不过是真正仙人的遗留,暗示了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与理解。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载体,融入了作者的个人感悟与哲学思考,展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借景抒情、寓言寓意的艺术手法,同时也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欣赏与对超然境界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