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檐齐趁日,露井蚤分泉。
岁岁花开雪,枝枝叶乱烟。
蒸忡三伏苦,移我伴宵眠。
此诗描绘了盆栽兰花在精心照料下的生长环境与状态,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细腻观察和情感寄托。
首句“绮石黄磁斗”,以绮丽的石头与黄色的瓷器对比,暗示了兰花所处环境的雅致与高洁。接着,“栽培小圃前”点明兰花生长于小巧的花园之中,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精致的画面感。
“霜檐齐趁日,露井蚤分泉”两句,通过“霜檐”与“露井”的细节描写,展现了兰花所在环境的清冷与湿润,仿佛能感受到清晨露水滴落与阳光照耀的和谐景象。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界的元素赋予了生命,使得画面更加生动。
“岁岁花开雪,枝枝叶乱烟”则进一步描绘了兰花的生长特性与季节变化。每年冬季,兰花会在雪花中绽放,展现出不畏严寒的生命力;而其枝叶在烟雾缭绕中显得更加繁茂,透露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
最后,“蒸忡三伏苦,移我伴宵眠”表达了诗人对兰花的喜爱与依赖。即使在酷热的夏季,兰花也能为人们带来一丝清凉,陪伴着人们度过夜晚。这一句不仅体现了兰花的实用价值,更蕴含了诗人对其精神品质的赞美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兰花生长环境的细致描绘以及对其生命力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吾闻古有赤松子,云是神农之雨师。
后来留侯从之游,汗漫恍惚安可期。
金华北山秀且奇,或云仙人游于斯。
盘云捎雾几千文,奔腾直下兰江湄。
兰江美人晰而颀,风骨不殊仙者姿。
时来山中攀桂枝,架岩凿谷临湾埼。
灵湫洞黑蟠蛟螭,流水下注为渊池。
前开层峰出渺瀰,丹霞浴海腾金支。
云中老仙方颔颐,手携锦轴绿玉词。
导以玉女载两旗,从东而来复西驰,欲近忽远不可追。
千岩万壑绝人迹,但觉浩浩天风吹。
伫立却望成逶迤,回身太息冥所思。
左引紫霞觞,右弹冰玉丝。
山空月白秋似水,老鹤夜下要人骑。
问兹山房谁所为,留侯子孙非君谁。
只今从军伤远离,万里幕府随旌麾。
燕山马上昨见之,山水秀色浮修眉,仙人之徒真不疑。
我惭渐老才力衰,何以报尔游仙诗。
南望武山胡不归,山下亦有金华祠。
闻君佳致欲往随,便来南游拂云衣。
憩青萝兮咏双溪,万一赤松寻不见,从君先访牧羊儿。
《题赤松山房歌为张思让赋》【明·刘崧】吾闻古有赤松子,云是神农之雨师。后来留侯从之游,汗漫恍惚安可期。金华北山秀且奇,或云仙人游于斯。盘云捎雾几千文,奔腾直下兰江湄。兰江美人晰而颀,风骨不殊仙者姿。时来山中攀桂枝,架岩凿谷临湾埼。灵湫洞黑蟠蛟螭,流水下注为渊池。前开层峰出渺瀰,丹霞浴海腾金支。云中老仙方颔颐,手携锦轴绿玉词。导以玉女载两旗,从东而来复西驰,欲近忽远不可追。千岩万壑绝人迹,但觉浩浩天风吹。伫立却望成逶迤,回身太息冥所思。左引紫霞觞,右弹冰玉丝。山空月白秋似水,老鹤夜下要人骑。问兹山房谁所为,留侯子孙非君谁。只今从军伤远离,万里幕府随旌麾。燕山马上昨见之,山水秀色浮修眉,仙人之徒真不疑。我惭渐老才力衰,何以报尔游仙诗。南望武山胡不归,山下亦有金华祠。闻君佳致欲往随,便来南游拂云衣。憩青萝兮咏双溪,万一赤松寻不见,从君先访牧羊儿。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48867c68c0fad31885.html
我昔游云中,爱此万筠绿。
萧萧锦江浒,亭亭凤山澳。
友有宋子者,卜居俯平陆。
虚庭带深窈,苍簳拥森肃。
时维玄冬厉,大雪遍原谷。
脩条与佳卉,狼藉向摧蹙。
维筠于此时,挺拔各在目。
气清神益旺,心远意愈足。
澹然一室间,对此乐真独。
寒光射檐隙,缟素被林麓。
凄凄岁云暮,炳炳情内属。
闭门有高卧,敝履无往躅。
高洁良可希,贫困聊自淑。
当汝无时,原无消息,逗此风光。
到云生月吐,旋相圆满,山支水派,不爽针铓。
桂斧谁修,玉砂难碾,琢就玲珑七宝装。
曾倩汝,为日轮炫紫,寒夜凝霜。成功底事难量。
仍掷与、乾坤自主张。
尽雪里梅开,凭谁蕴藉,风中柳摆,非汝轻狂。
百折如新,一丝不乱,烟草迷离总不妨。
珍重好,教大钧裁剪,鹤短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