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处人(chǔ rén)的意思:处人指的是能够与人相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春色(chūn sè)的意思:形容春天的景色美丽绚丽。
寒食(hán shí)的意思:指寒食节,也指寒食节期间的寒食禁火。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蒺藜(jí lí)的意思:指刺人的东西,比喻坚强的意志或顽强的斗志。
间作(jiàn zuò)的意思:指农田中两种或多种农作物在同一块土地上交错种植。
禁林(jìn lín)的意思:禁止进入的森林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收禁(shōu jìn)的意思:指禁止、取缔某种活动或物品。
宿雨(sù yǔ)的意思:指长时间的雨水,也比喻积累已久的情感或事物。
玉斧(yù fǔ)的意思:指极其珍贵的宝贝,也比喻非常难得的人才或稀罕物品。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哀愁的画面。首句“宿雨初收禁林寂”,描绘了雨后初晴,皇家园林中一片寂静的景象,给人一种清冷而又平和的感受。接着,“玉斧临窗看春色”,则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透过窗户,玉斧(可能象征着某种精致的工具或器具)所看到的生机勃勃的春景,暗示了自然界的复苏与生命的活力。
“蒺藜沙上煖尘飞”一句,将画面转向了另一处场景,描述了沙地上温暖的尘埃在微风中飞扬的情景,这里的“蒺藜”可能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生命力,与前文的春色形成对比,暗示了自然界中的不同面貌和生命力的多样性。
最后一句“何处人间作寒食”,则将视角拉回人间,提出一个疑问:在这样的季节变换中,何处有人在进行寒食节的习俗活动?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清明节前后,人们会在此时祭扫祖先,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怀念。这一句不仅增添了诗的意境深度,也引发了读者对于生命、时间流转以及人类情感的深层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生命的复杂性,同时也触及了人类情感的层面,引人深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戊午九月十四日出云栖寺作
万树纳幽光,峰顶日初到。
寺楼人始启,四岭鸟群噪。
钟磬隐虚堂,蔬水荐僧灶。
门与道人别,径有脩篁导。
邅回将出谷,阴森犹入奥。
返瞻昨履地,木末一峰冒。
玆生入世网,空王实先觉。
岂不被声闻,所病无持操。
是以云栖门,坚持一佛号。
要取同趋归,非谓异宗教。
眷焉顾其室,喟然发中悼。
焚和从一念,系物沮高蹈。
既厌流俗靡,岂耽山水乐。
终辞弱丧情,属为知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