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欧子建四首·其二》
《寄欧子建四首·其二》全文
明 / 何吾驺   形式: 七言绝句

梁园词赋登坛不遣淮南小山

雄剑远看君自挟,妒天风雨几时弹。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遣(bù qiǎn)的意思:不放走,不遣送

词赋(cí fù)的意思:指用优美的辞章写诗或作文。

登坛(dēng tán)的意思:指升迁到高位或高级职位。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淮南(huái nán)的意思:指淮河以南地区,也用来形容某个地方或者某个团体的位置或地域范围。

几时(jǐ shí)的意思:表示时间的不确定,相当于“何时”。

梁园(liáng yuán)的意思:指相聚、聚会的地方。

天风(tiān fēng)的意思:指正直、公正、无私的风气和作风。

小山(xiǎo shān)的意思:指小而不起眼的山,比喻平凡、不起眼的人或事物。

自挟(zì jiā)的意思:

犹自恃;自负。 元 方回 《送刘都事五十韵》:“南者据都曹,不以贵自挟。”

作小(zuò xiǎo)的意思:指人做事情时心胸狭窄,小气,不大方。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何吾驺所作的《寄欧子建四首》中的第二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才华横溢之士的敬仰之情。

首句“梁园词赋旧登坛”,以“梁园”这一历史上的文化盛地为背景,暗喻欧子建曾经在文坛上留下过辉煌的篇章,如同在梁园的高台之上,词赋成就卓然。这里的“登坛”既指登上文坛的高峰,也隐含着对欧子建过去成就的赞美。

次句“不遣淮南作小山”,则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欧子建不应局限于淮南之地,而应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高的追求,如同“小山”一般,不应成为局限,而是要像大山一样,拥有更为宏大的格局和深远的影响。这里蕴含了对朋友未来发展的美好祝愿和期待。

第三句“雄剑远看君自挟”,以“雄剑”为喻,形象地描绘了欧子建的才华和气魄,如同一把可以远眺的雄剑,不仅锋利无比,而且由自己掌握,暗示了欧子建有能力把握自己的命运,展现出自信与力量。

最后一句“妒天风雨几时弹”,则以自然界的风雨比喻世间的嫉妒和挑战,表达出即使面对外界的不公和困难,欧子建也应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如同能够抵御风雨的弹力,最终克服一切障碍,达到目标。这句诗既是对欧子建个人品质的赞颂,也是对其未来道路的鼓励和支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典故、自然景象和抽象概念的巧妙融合,展现了对友情的深厚情感和对才华之士的崇高敬意,同时也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展望。

作者介绍

何吾驺
朝代:明

明广东香山人,字龙友,号家冈。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官少詹事。崇祯六年擢礼部尚书,旋入阁,与首辅温体仁不协,罢去。南明隆武帝召为内阁首辅。闽疆既失,赴广州,永历帝以原官召之,引疾辞去。有《宝纶阁集》。
猜你喜欢

清平乐

楚天云断。人隔潇湘岸。往事悠悠江水漫。

怕听楼前新雁。深闺旧梦还成。梦中独记怜卿。

依均相思碎语,夜凉桐叶声声。

(0)

沁园春

国子先生,博带峨冠,胡为此行。

正蛮烟瘴雾,远趋象郡,祥云瑞霭,近别龙庭。

率土之滨,际天所覆,何处而令不太平。

安南者,彼地方多少,敢抗吾衡。一封天诏丁宁。

要老子胸中百万兵。

看健如马援,精神矍铄,辨如陆贾,谈舌纵横。

奉职称藩,功成事定,更放文星分外明。

归来尽,不妨诗笔,颠倒南溟。

(0)

酹江月

世途艰阻,正堪悲、万里清秋摇落。

况复乾坤还闭物,奚啻切床肤剥。

消长盈虚,循环反覆,夜半惊孤鹤。

东君着意,惠风先到嵓壑。

悦亲原有清欢,箪瓢食饮,不害贫家乐。

多病留侯空自苦,惭愧长身诸葛。

素手躬耕,卧龙冈上,准备丰年穫。

豚蹄社鼓,几时同醉寥廓。

(0)

【双调】驻马听.弹

雪调冰弦,十指纤纤温更柔。

林莺山溜,夜深风雨落弦头。

芦花岸上对兰舟,哀弦恰似愁人消瘦。

泪盈眸,江州司马别离后。

(0)

爇心香

大道无形。方寸何凭。在人人、智见高明。

能降众欲,解断群情。作闹中闲,忙中静,浊中清。

情态如婴。怀抱如冰。自蒙笼、觉破前程。

吾言至嘱,君耳深听。下十分功,十分志,十分诚。

(0)

黄鹤洞中仙

性命根基奥。道本阴阳造。

孤守灵光一点清,殆失观天道。三盗宜深讨。

四象当逆考。夺得乾坤造化权,结就圆明宝。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