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冬 至 后 过 吴 张 二 子 檀 溪 别 业 唐 /孟 浩 然 卜 筑 因 自 然 ,檀 溪 不 更 穿 。园 庐 二 友 接 ,水 竹 数 家 连 。直 与 南 山 对 ,非 关 选 地 偏 。草 堂 时 偃 曝 ,兰 枻 日 周 旋 。外 事 情 都 远 ,中 流 性 所 便 。闲 垂 太 公 钓 ,兴 发 子 猷 船 。余 亦 幽 栖 者 ,经 过 窃 慕 焉 。梅 花 残 腊 月 ,柳 色 半 春 天 。鸟 泊 随 阳 雁 ,鱼 藏 缩 项 鳊 。停 杯 问 山 简 ,何 似 习 池 边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更(bù gēng)的意思:不再改变或修改
卜筑(bǔ zhù)的意思:卜筑是一个古代的成语,意为预测建筑。它形容人们在建筑之前,先进行卜问神明,以预测建筑的好坏。
残腊(cán là)的意思:指在岁末年初,冬天将尽、春天将至之际,残存的冬季寒冷。
草堂(cǎo táng)的意思:指简陋的茅草房,比喻清贫的居所。
春天(chūn tiān)的意思:形容春天气候温暖,花朵盛开的景象。
非关(fēi guān)的意思:非关意味着不相关、不相干,表示与某事物无关。
何似(hé sì)的意思:表示与之相比或相似的事物相差很远,形容差距非常大。
经过(jīng guò)的意思:经历、经验、经过某个地方或经过某个事件。
腊月(là yuè)的意思:指农历十二月,也称为腊月。它是中国农历中的最后一个月份,也是传统农耕社会的冬季。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岁末年终的气氛和情绪。
柳色(liǔ sè)的意思:指柳树的颜色,也用来形容春天柳树的绿色。
梅花(méi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才能在逆境中得以展现出来。
南山(nán shān)的意思:指的是南方的山,也可泛指高山。
鸟泊(niǎo bó)的意思:指鸟儿停歇在树上或其他地方休息。
事情(shì qing)的意思:指具体的事物或事件。
数家(shù jiā)的意思:指对多个人或机构进行评估、比较,以确定最好的。
水竹(shuǐ zhú)的意思:水竹是指竹子在水中生长,形容人的品性纯洁高尚,不受外界世俗的影响。
随阳(suí yáng)的意思:随着太阳的光芒前进,比喻跟随权势或者追随名利。
缩项(suō xiàng)的意思:指在一系列事物或概念中,只取其中一项或几项,而忽略其他项。
太公(tài gōng)的意思:指智慧过人、聪明才智出众的人。
檀溪(tán xī)的意思:指清澈的溪水,也比喻清澈透明的心灵。
停杯(tíng bēi)的意思:停止饮酒,指因悼念或哀悼而暂时停止喝酒。
外事(wài shì)的意思:指与外国有关的事务或事情。
习池(xí chí)的意思:指学习的场所或机构。
兴发(xīng fā)的意思:兴旺发达,繁荣兴盛。
偃曝(yǎn pù)的意思:指人在阳光下暴晒,形容毫无遮掩地暴露在众人面前。
阳雁(yáng yàn)的意思:形容夫妻之间感情深厚,相互依恋,如同阳光下的两只雁鸟。
幽栖(yōu qī)的意思:隐居、安静地居住
园庐(yuán lú)的意思:指田园般的住所,比喻清雅而宜人的居所。
中流(zhōng liú)的意思:处于中间位置,居于中间地位。
周旋(zhōu xuán)的意思:周旋指在复杂的环境中灵活应对,巧妙处理事物,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自然(zì rán)的意思:指与人类社会活动无关的事物或现象,也指没有经过人工加工处理的状态。
子猷(zǐ yóu)的意思:指年少时聪明、有才智的人。
随阳雁(suí yáng yàn)的意思:随着太阳的迁移而迁徙的雁群,比喻跟随别人行动或迁徙。
缩项鳊(suō xiàng biān)的意思:形容人的脖子短而粗。
- 注释
- 卜筑:选择建筑地点。
檀溪:地名,可能指溪流。
园庐:园林宅院。
偃曝:晒太阳。
兰枻:用兰花装饰的船舷。
中流:水流中央。
太公钓:指姜太公钓鱼。
子猷船:晋代王徽之的典故,形容随意出游。
幽栖:隐居。
习池:古代名胜,习池边有贤人雅士的活动。
- 翻译
- 选址顺应自然,檀溪不再穿越
园林邻友相接,水竹环绕数家
正对南山景致,非因选址偏僻
草堂常晒太阳,兰舟日常游弋
世事远离内心,水中生活自在
闲时垂钓如太公,兴起时驾舟如子猷
我也是隐居之人,路过此处心生向往
腊月梅花残,初春柳色半青
鸟儿停歇随阳雁,鱼儿藏身缩项鳊
举杯向山简询问,这是否似习池边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山林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与世隔绝、心向道归的意境。卜筑因顺应自然,不需刻意雕琢,檀溪流过但不改变其本性,园庐间有二三好友相邻,水边竹林环绕数家。这样的环境设置,为诗人营造了一种宁静、安逸的生活空间。
“直与南山对”表明居所面向南山,与自然形成一种呼应,而“非关选地偏”则强调这是顺其自然,不是刻意选择。草堂时而偃曝,兰枻日周旋,显示了诗人在此环境中的悠然自得与生活的从容不迫。
“外事情都远,中流性所便”一句,则揭示了诗人的心态,即对外界事务保持距离,而内心却保持一种顺其自然、随遇而安的态度。闲垂钓线,如太公一般悠然自得;兴发舟船,如子猷般胸怀壮志。
“余亦幽栖者,经过窃慕焉”表明诗人也是一个追求隐逸生活的人,对于过往的美好时光怀有敬慕之情。梅花在残腊月中绽放,柳色在半春天渐显,鸟儿随阳光飞翔,鱼儿藏匿于项鳊之间,都成为诗人眼中的风景。
最后,“停杯问山简,何似习池边”则是诗人在品酒之际,向山中隐者询问,自己的生活是否与那位修行者的生活相似。这一问,其实也是一种自问,是对自己选择的隐逸生活的一种肯定和赞叹。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