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里(bǎi lǐ)的意思:表示距离很远,指非常遥远的地方。
朝贺(cháo hè)的意思:指朝廷官员到达某地视察或祝贺。
蹙踏(cù tà)的意思:形容地面被踩得凹陷或凹凸不平。
鼓噪(gǔ zào)的意思:指喧闹、吵闹不休。
皇威(huáng wēi)的意思:指皇帝的威严和权力。
金微(jīn wēi)的意思:微小而珍贵的财富或才能。
辽河(liáo hé)的意思:指事物广阔、辽阔无边。
明光(míng guāng)的意思:明亮的光芒,指光明正大、公正无私的品质。
四方(sì fāng)的意思:四个方向,指东、西、南、北四个方位。
万舞(wàn wǔ)的意思:形容人们热闹、喧闹的场面。
行云(xíng yún)的意思:形容人行动自如,轻松自在,毫不拖延。
燕山(yān shān)的意思:指山脉的名称,也用来形容事物的高大雄伟。
焰焰(yàn yàn)的意思:形容火势旺盛、光彩夺目、气势炽烈。
云骑(yún qí)的意思:指骑在云上飞行,形容非常高远、不可企及的境界。
照日(zhào rì)的意思:如同太阳照耀一样明亮,形容人的品德高尚或事物光明正大。
正属(zhèng shǔ)的意思:属于正当的范畴或归类。
- 翻译
- 汉军驻扎在金微之地,铠甲反射阳光耀眼夺目。
百里之外火旗烈烈燃烧,千队骑兵如云疾驰而过。
大军压境,辽河仿佛因畏惧而自行干涸,战鼓震动,燕山似乎都能被激起飞翔。
正当各地前来朝拜之时,彰显了皇帝无比的威严和荣光。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幕汉军出征的壮丽景象。"汉兵出顿金微,照日明光铁衣"两句,生动地勾勒出士兵们披甲戴盔、金属装备在阳光下闪耀如同金色的画面,展现了汉军威武的姿态。
"百里火幡焰焰,千行云骑騑騑"继续描绘战场上的热烈气氛和云中马匹的壮观景象。火幡是古代战争中的信号设备,这里的"焰焰"形容其明亮而动感,而"雲騎"则形象地传达了汉军骑兵如同云中行走,气势非凡。
接下来的"蹙踏辽河自竭,鼓噪燕山可飞"表达了汉军跨越自然障碍、勇往直前的英勇姿态。"蹙踏辽河"意味着士兵们如同踏平了辽河一样,而"鼓噪燕山可飞"则是在形容战鼓声中,似乎连燕山都能被震飞。
最后两句"正属四方朝贺,端知万舞皇威"表达的是汉军在四面八方受到欢迎和庆祝,他们的胜利之势如同君主的权威一样令人敬畏。"端知"一词强调了这种力量和威严是众所周知的,而"万舞"则形容百姓对于这场胜利的喜悦与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汉军英勇气概、战场景象以及战争胜利后的盛况描述,展现了一种强烈的英雄主义情怀和对国家权威的颂扬。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陈国佐亦爱堂韵
纷纷当世士,尽道休官去。
有堕尘网中,谁能复回顾。
重为轩冕惑,一念遂差互。
要当发深省,悟此形皆寓。
奔驰徒扰扰,静中有奇趣。
夫子廊庙材,华途昔荣遇。
富贵方迫逐,脱身一何遽。
盖恐负初心,或为名所误。
独寻陶渊明,三径归来处。
亲朋续旧游,寝食安故步。
诗成月满窗,坐久尘生屦。
个中有真乐,自足慰迟暮。
我方困长途,因公识归路。
读公寄傲篇,更觉忘世虑。
有如逃空虚,倾耳听韶頀。
念此有限身,岁月空复度。
他时愿卜筑,结茅相近住。
如公迈往姿,平生已心慕。
我虽负俗累,胸中无好句。
傥获从后尘,登高亦能赋。
《和陈国佐亦爱堂韵》【宋·吴芾】纷纷当世士,尽道休官去。有堕尘网中,谁能复回顾。重为轩冕惑,一念遂差互。要当发深省,悟此形皆寓。奔驰徒扰扰,静中有奇趣。夫子廊庙材,华途昔荣遇。富贵方迫逐,脱身一何遽。盖恐负初心,或为名所误。独寻陶渊明,三径归来处。亲朋续旧游,寝食安故步。诗成月满窗,坐久尘生屦。个中有真乐,自足慰迟暮。我方困长途,因公识归路。读公寄傲篇,更觉忘世虑。有如逃空虚,倾耳听韶頀。念此有限身,岁月空复度。他时愿卜筑,结茅相近住。如公迈往姿,平生已心慕。我虽负俗累,胸中无好句。傥获从后尘,登高亦能赋。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6167c7196881fb0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