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王和尚住善卷》
《赠王和尚住善卷》全文
明 / 唐顺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偃柏垂萝古洞春,上人飞锡何因

非关福地仙侣,自向青山法身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法身(fǎ shēn)的意思:指佛陀的身体或佛法的体现。

非关(fēi guān)的意思:非关意味着不相关、不相干,表示与某事物无关。

飞锡(fēi xī)的意思:形容人的声望高、名声远播。

福地(fú dì)的意思:福地是指有福气的地方,也可以指福气深厚的人。

何因(hé yīn)的意思:为什么;因何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上人(shàng rén)的意思:指高人、有道德修养和学问的人。

仙侣(xiān lǚ)的意思:指仙人之间的伴侣,也泛指美好的夫妻关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王和尚的僧人居住在善卷洞中,环境幽静,充满了自然与禅意。首句“偃柏垂萝古洞春”以“偃柏”和“垂萝”描绘了洞中古木参天、藤蔓垂挂的景象,春天的气息仿佛能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活力与宁静之美。次句“上人飞锡此何因”,“上人”是对僧人的尊称,“飞锡”则暗示了僧人行脚云游、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此处询问僧人为何选择在此地驻足,引出下文对僧人生活态度和追求的探讨。

后两句“非关福地寻仙侣,自向青山认法身”,进一步揭示了僧人的内心世界和生活哲学。他并非为了寻找福地或结交仙侣而来,而是出于对佛法的追求和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将自己融入自然之中,通过亲近青山来认识自己的法身,即内在的佛性。这种对精神境界的追求,体现了佛教中重视内心修行、超越物质世界的智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王和尚生活场景的描绘和对其内心世界的探讨,展现了佛教思想中追求精神自由、亲近自然、内观自我等核心理念,同时也表达了对僧人超凡脱俗生活方式的赞美和敬仰。

作者介绍
唐顺之

唐顺之
朝代:明   号:荆川   籍贯:武进(今属江苏常州)   生辰:公元1507~1560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猜你喜欢

杂咏·其二

夙昔爱琴鸣,流泉指下生。

子期今已没,谁听断肠声。

(0)

莲浦谣

溪水溶溶鱼唼唼,初上鸣桡木兰楫。

雪羽䙰褷映倒光,晴光泛艳苍波阔。

剪断春绡碧似烟,花垂两岸浓相连。

澄明镜里红妆浅,菡萏新容出水鲜。

风飘罗袖红丝蹙,山碧添愁眉半曲。

悠悠玉浪浸春云,无穷柳色前堤绿。

(0)

兀坐

兀坐觉宵沈,萧骚竹风发。

雪意到残镫,虚窗半明灭。

(0)

秋夜怀梅谷主君客越同夫人韵

为访灵威烂漫游,潇潇暮雨越溪头。

已凋蒲柳千螺翠,未老芙蓉一镜秋。

明月双湾无到雁,浙江三折阻归舟。

不堪南望增惆怅,凉笛声中独倚楼。

(0)

自题山水画册·其二

家住江南杨柳湾,一蓑烟雨打鱼还。

数声芦笛秋风暮,饱看青溪两岸山。

(0)

春园偶赋

卖饧声里日初长,春满閒庭花事忙。

楼外软风莺梦暖,篱边疏雨蝶衣凉。

碧桃重似垂头睡,红药残如半面妆。

看尽韶光应不倦,题诗长倚小回廊。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宁调元 牛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