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自溧水道哭王炎三首·其二》
《自溧水道哭王炎三首·其二》全文
唐 / 李白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王公希代宝,弃世一何早。

吊死不及哀,殡宫已秋草。

悲来欲脱剑,挂向何枝好。

哭向茅山虽未摧,一生泪尽丹阳道。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殡宫(bìn gōng)的意思:指丧葬活动的场所,也比喻一个政权或组织的衰亡或灭亡。

不及(bù jí)的意思:不如;不及格;不及时

丹阳(dān yáng)的意思:指红色的阳光、火焰等。

茅山(máo shān)的意思:指道家的一派,也泛指道家修行的地方。

弃世(qì shì)的意思:放弃世俗的欲望和纷扰,追求超脱和宁静的境地。

王公(wáng gōng)的意思:指君主、贵族、高官显贵。

希代(xī dài)的意思:指稀有、罕见的事物。

阳道(yáng dào)的意思:指阳光照射的道路,也比喻光明正大的行为。

一生(yī shēng)的意思:指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人生过程。

一何(yī hé)的意思:表示程度或数量之大,常用于修饰形容词或动词。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故去之人的深切哀思和怀念。开篇“王公希代宝,弃世一何早”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逝者英年早逝的惋惜和不舍,"王公"可能是指某位尊贵的人物,而"希代宝"则强调其难得之处。"弃世一何早"则直接抒发了对逝者的哀伤。

接着“吊死不及哀,殡宫已秋草”两句描绘了一种凄凉的景象,"吊死"指的是为死者举行的丧礼,而"不及哀"则说明诗人无法到达逝者的丧礼现场表达哀思。"殡宫已秋草"则是对逝者墓地已经长满了秋天的荒草,增添了一种时间流逝和无常的感慨。

"悲来欲脱剑,挂向何枝好"一句中,“悲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悲痛,而“欲脱剑”则是借用古代吊唁时悬挂武器以示哀思的习俗,但这里却是诗人情感的一种比喻,表现了他想要找到一个能够寄托自己哀思的所在。"挂向何枝好"则是在寻找一个合适的地方来表达自己的悲痛之情。

最后,“哭向茅山虽未摧,一生泪尽丹阳道”两句中,“哭向茅山”可能是指诗人面对逝者墓地的茅山而放声大哭,而“虽未摧”则说明即使是坚硬如茅草也承受不了诗人的哀痛。"一生泪尽丹阳道"则表达了诗人从此以后再无泪水可流,只是在丹阳的道路上回忆逝者的情景。

整首诗通过对逝者英年早逝的哀思,表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生命易逝的感慨。

作者介绍
李白

李白
朝代:唐   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生辰:701年-762年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猜你喜欢

胡丈广仲与范伯崇自岳市来同登绝顶举酒极谈得闻比日讲论之乐

我已中峰住,君从何处来。

莫留岩底寺,径上月边台。

浊酒团栾坐,高谈次第开。

前贤渺安在,清酹寄馀哀。

(0)

读通鉴纪事本末用武夷唱和元韵寄机仲

先生谏疏莫与传,忠愤激烈号旻天。

却怜广文官舍冷,只与文字相周旋。

上书乞得聊自屏,清坐日对铜炉烟。

功名驰骛往莫悔,铅椠职业今当专。

要将报答陛下圣,矫首北阙还潸然。

属词比事有深意,凭愚护短惊群仙。

□言未秉太史笔,自幸已执留台鞭。

果然敕遣六丁取,香罗漆匣浮桐川。

阴凝有戒竦皇鉴,阳剥欲尽生玄泉。

明年定对白虎殿,更诵大学中庸篇。

(0)

短句奉迎荆南幕府二首·其一

雄藩荆楚地,自古国西门。

客有筹边略,人知幕府尊。

时平烽燧冷,事省笑谈温。

宛洛何年向,奇功要一论。

(0)

竹客源二首·其一

乡人见客面颜开,客子还乡意极哀。

白发老亲情最切,阿姑阿姒不同来。

(0)

舟中怀夔门亲旧八绝·其七卢智子

圣门坦坦万人行,欲入先须去路明。

为报只今卢智子,莫教辜负项先生。

(0)

会交代赵知郡致语口号

雪意商量未肯忙,使君归骑已腾骧。

二年治行留襦裤,万户生涯足稻粱。

便去峨冠登要路,谁能截镫款行装。

胸中久矣吞云梦,一举琼彝有别肠。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梁鼎芬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