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句·其十》全文
- 鉴赏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庞蕴之手,题为《杂句(其十)》。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深厚的佛学功底和对禅宗文化的理解。
“阿难贝多叶”,这里的“阿难”指的是佛陀的弟子阿难陀,据说他拥有过人的记忆力,可以完整地背诵佛祖所讲述的经典。诗中的“贝多叶”,即是用来比喻那些珍贵如贝壳、繁复如树叶的佛法经文。这一句表达了对佛法深邃和广博的赞美。
“持来数千劫”,这里的“持来”意味着传承和保留,而“数千劫”则是时间的长短,劫在佛教中是一个非常漫长的时间单位。这句话强调了佛法传承的悠久历史和不朽价值。
“匕宝藏中付迦叶”,诗人使用了“匕宝藏”来形容那些珍贵如宝贝般的经文,而“付迦叶”则指的是将这些宝贵的知识传递给后人。这里的“迦叶”可能是指佛教典籍或是佛法的象征。
“分为十二部,析作三乘法”,这两句表达了对佛教经典分类和解释的理解。“十二部”通常指的是佛教经典的不同类型,如经、律、论等,而“析作三乘法”则是将这些广博的佛法分为声闻乘、缘觉乘和菩萨乘三个层次来教授和修习。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庞蕴对佛教文化的深入理解,也展示了他在文学创作上的巧思和才华。通过这短短几句话,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那股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境界的力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